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钓鱼岛》一文,完成文后题目。(10分) ①钓鱼岛又称钓鱼台、钓鱼台群岛、钓...

阅读《钓鱼岛》一文,完成文后题目。(10分)

①钓鱼岛又称钓鱼台、钓鱼台群岛、钓鱼台列岛(日本称其为“尖阁列岛”),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在地质结构上是台湾北部近海的观音山、大屯山等海岸山脉延伸入东海后的突出部分,为台湾岛的附属岛屿。钓鱼诸岛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大北小岛、大南小岛和飞濑岛等8个无人岛礁组成,总面积约6.344平方公里。钓鱼诸岛周围的海域面积约为1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5个台湾本岛面积。

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十分丰富,年可捕量达15万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东海的一个渔场。在钓鱼岛与东南方的北小岛、南小岛之间,有一条宽达l000多米的“蛇岛海峡”,风平浪静,是渔民的天然避风港湾。这个海峡港湾中盛产飞花鱼,台湾省基隆、苏澳两地渔民,常靠此渔区生存。

③从军事地理学的角度来看,钓鱼诸岛在我大陆国土的海洋方向形成一道大陆外缘天然的屏障。它位于台湾和冲绳之间,处于东海南部的中心地带,是外海进入中国的跳板。对于中日双方来说,钓鱼岛都是战略要地,无论是中国东出还是日本南下,钓鱼诸岛都是一个咽喉要道。它可以成为保卫我国东海方向安全、遏制日本扩张势力南下的前哨;也可能被日本利用,阻碍我国统一,对我国东部沿海和台湾地区造成威胁。

④钓鱼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早在明朝初期,钓鱼诸岛就已明确为中国领土,明、清两朝均将钓鱼诸岛划在我国海防管辖范围之内。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1.本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钓鱼岛?(4分)

2.第②段划线句子里的“自古以来”能否删掉?为什么?(3分)

3.请写出下面的链接材料补充和印证了原文哪些内容。(3分)

【材料一】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海底石油储量巨大。据我国科学家1982年估计,钓鱼岛周围海域石油储量约在737亿桶至1574亿桶之间。有人曾经预言,钓鱼岛附近水域的石油资源储备量相当于“第二个中东”。

【材料二】1785年,日本出版了著名学者林小平所著的《三国通览图说》一书,共有五张地图,这些地图制作精细,与现代制图法一样以颜色划分区域。日本部分用淡

绿色,而中国部分是用粉红色来表示的。以色区分,国与国之间的分界自然一目了然。就在这图上,也标明了钓鱼岛、黄尾屿和赤尾屿的位置,其颜色与中国福建、浙江相同,都是粉红色的。

 

1.本文介绍了钓鱼岛的地理情况、钓鱼岛的渔业资源情况、钓鱼岛的军事价值(战略意义)、钓鱼岛的主权归属情况。本文是从“地理位置、资源、军事价值、主权归属 2.不能。“自古以来”从时间上加以限制,突出说明了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 领土。如果删去,就没有这一层意思。(3分) 3.“材料一”补充说明了钓鱼岛海底石油资源非常丰富;“材料二”印证了“钓鱼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本文是从“地理位置、资源、军事价值、主权归属”等角度来概括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说明文语言的能力。一般方法为:表态+解释+分析效果+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根据材料一“资源丰富”与材料二“钓鱼岛是我过的领土”来分析与文章哪些内容相印证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25分)

(1)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2)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的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3)“不要掉队呀!”

(4)“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5)“我们顶着天啦!”

(6)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7)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

(8)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1.根据选文(1)、(7)两节文字对“火把”的描写,请你用两个词分别概括老山界山路和山势的特点。(2分)

山路:________________     山势:________________

2.对战士翻山时的喊声、笑声的理解,下边的说法哪一项最符合文章的原意?(     )(2分)

A.表明红军战士虽然浑身紧张,但因为后有追兵,没有退路,故呼喊着壮胆爬山。

B.表现了红军战士看到星光与火把相接的奇观后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有了前进的动力。

C.表现了红军战士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

D.表现了红军战士困境中爱开玩笑的心态。

3.选文第(8)节文字从多个角度描写“半夜”,从(    )觉角度突出夜之(     ),从(    )觉角度暗示山之(     ),从(     )觉角度反衬夜之(     )。(每处限填一字)(3分)

4.选文第(8)节中的景物、声响描写对表现主题有何作用?(3分)

5.本文在描写景物时很有层次,请你结合选文举例说明。(3分)

 

查看答案

为纪念长征胜利76周年,班级准备开展以“爱我中华”为主题的晚会,由你

担任主持人,现请你为班会设计一段开场白,并根据所给的节目,在节目一和节目二之

间设计一段生动的串连词。(4分)

节目一:诗朗诵《把牢底坐穿》

节目二:歌曲  《在希望的田野上》

开场白:                                                       

串连词: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4分)

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             》有着“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风格,收集了《猫狗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等10篇文章。这本书中作者回忆了两位老师,分别是             和               。(4分)

 

查看答案

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3分)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也应该学会欣赏别人。欣赏是一缕春风,染绿荒

芜的山冈                       ,                      ;欣赏是一汪甘泉,

浇灌枯竭的希望。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14分)

范文正公仲淹贫悴,依睢阳朱氏家,常与一术者游。会术者病笃,使人呼文正而告曰:“吾善炼水银为白金,吾儿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斤封志,内文正怀中,文正方辞避,而术者气已绝。后十余年,文正为谏官,术者之子长,呼而告之曰:“而父有神术,昔之死也,以汝尚幼,故俾我收之,今汝成立,当以还汝。”出其方并白金授之,封识宛然

【注】①贫:缺少财物,贫困。悴:忧,忧愁。②依:寄居。③睢(suī)阳:古地名,今河南境内。④笃:严重。⑤封志:封存并加标志。⑥内:同“纳”,放入。⑦而:你。⑧俾:使。⑨成立:长大。               ⑩封识:即标志。宛然:依然如故。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术者病笃       (        )     ②使人呼文正而告曰(          )

③吾炼水银为白金(        )     ④不以付     (          )

2.与所给例句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例句:以汝尚幼,故俾我收之

A.杀之以应陈涉(《陈涉世家》)

B.以啮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

C.不以物喜(《岳阳楼记》)

D.醒能述以文者(《醉翁亭记》)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即 以 其 方 与 所 成 白 金 一 斤 封 志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文正方辞避,而术者气已绝。

⑵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小题1范仲淹死后,后人在祭文中称誉他“前不愧于古人,后可师于来哲”。读了本文,你觉得范仲淹身上哪些品质值得后人垂范?(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