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25分) (1)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

现代文阅读(25分)

(1)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2)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的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3)“不要掉队呀!”

(4)“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5)“我们顶着天啦!”

(6)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7)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

(8)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1.根据选文(1)、(7)两节文字对“火把”的描写,请你用两个词分别概括老山界山路和山势的特点。(2分)

山路:________________     山势:________________

2.对战士翻山时的喊声、笑声的理解,下边的说法哪一项最符合文章的原意?(     )(2分)

A.表明红军战士虽然浑身紧张,但因为后有追兵,没有退路,故呼喊着壮胆爬山。

B.表现了红军战士看到星光与火把相接的奇观后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有了前进的动力。

C.表现了红军战士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

D.表现了红军战士困境中爱开玩笑的心态。

3.选文第(8)节文字从多个角度描写“半夜”,从(    )觉角度突出夜之(     ),从(    )觉角度暗示山之(     ),从(     )觉角度反衬夜之(     )。(每处限填一字)(3分)

4.选文第(8)节中的景物、声响描写对表现主题有何作用?(3分)

5.本文在描写景物时很有层次,请你结合选文举例说明。(3分)

 

1.曲折 陡峭 2.C 3.感 寒 视 高 听 静 4.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颤,(或:住宿条件恶劣……),而红军战士却能平心静气地欣赏眼前景物,细听耳边声响,表现了红军战士的镇定和豪迈,这正是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具体体现。 5.如描写“火把”时,先写在山脚仰视,再写在山腰仰视和俯视。 又如描写冻醒后所见的景物时,由星星写到山峰,再写到四周的山,最后写到身边的战友,由上及下,由远及近。(任写一处即可) 【解析】 1.能根据景物描写的内容来概括景物的特征,这里能准确概括山路和山势的特点,意思表述正确即可。 2.能围绕着红军战士“乐观”来理解和作答,C最合理。 3.根据文本内容来理解作者写景的描写角度,能从感觉器官分析,填写恰当即可。 4.了解环境描写及常见烘托人物心情、渲染一种气氛、推动情节发展等五种作用,其中这里有烘托人物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作用。作答时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来进行分析,表述意思合理即可。 5.能结合文章中的事例进行分析,如描写“火把”时,先写在山脚仰视,再写在山腰仰视和俯视。又如描写冻醒后所见的景物时,由星星写到山峰,再写到四周的山,最后写到身边的战友,由上及下,由远及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为纪念长征胜利76周年,班级准备开展以“爱我中华”为主题的晚会,由你

担任主持人,现请你为班会设计一段开场白,并根据所给的节目,在节目一和节目二之

间设计一段生动的串连词。(4分)

节目一:诗朗诵《把牢底坐穿》

节目二:歌曲  《在希望的田野上》

开场白:                                                       

串连词: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4分)

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             》有着“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风格,收集了《猫狗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等10篇文章。这本书中作者回忆了两位老师,分别是             和               。(4分)

 

查看答案

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3分)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也应该学会欣赏别人。欣赏是一缕春风,染绿荒

芜的山冈                       ,                      ;欣赏是一汪甘泉,

浇灌枯竭的希望。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14分)

范文正公仲淹贫悴,依睢阳朱氏家,常与一术者游。会术者病笃,使人呼文正而告曰:“吾善炼水银为白金,吾儿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斤封志,内文正怀中,文正方辞避,而术者气已绝。后十余年,文正为谏官,术者之子长,呼而告之曰:“而父有神术,昔之死也,以汝尚幼,故俾我收之,今汝成立,当以还汝。”出其方并白金授之,封识宛然

【注】①贫:缺少财物,贫困。悴:忧,忧愁。②依:寄居。③睢(suī)阳:古地名,今河南境内。④笃:严重。⑤封志:封存并加标志。⑥内:同“纳”,放入。⑦而:你。⑧俾:使。⑨成立:长大。               ⑩封识:即标志。宛然:依然如故。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术者病笃       (        )     ②使人呼文正而告曰(          )

③吾炼水银为白金(        )     ④不以付     (          )

2.与所给例句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例句:以汝尚幼,故俾我收之

A.杀之以应陈涉(《陈涉世家》)

B.以啮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

C.不以物喜(《岳阳楼记》)

D.醒能述以文者(《醉翁亭记》)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即 以 其 方 与 所 成 白 金 一 斤 封 志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文正方辞避,而术者气已绝。

⑵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小题1范仲淹死后,后人在祭文中称誉他“前不愧于古人,后可师于来哲”。读了本文,你觉得范仲淹身上哪些品质值得后人垂范?(2分)

 

查看答案

阅读唐朝韩愈的《春雪》一诗,完成题目(6分)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注】这首诗是作者在京都长安(今陕西西安)时写下的。

1.诗的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

2.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3.身处江南的清代诗人高鼎曾有诗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描写了春意盎然的早春之景。为什么长安和江南在相同季节中的同一月份却呈现出不同的气候特征?请运用气象物候专题所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