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答题。(4分)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为我们打开了一片丰富多采的新天地。“长征之歌”专题再现了红军长征的动人情景,讴歌了红军战士的钢铁意志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在“爱国情怀”专题里,我们似乎qīng听到海外游子思念故土的心声,体会到被剥夺使用母语权利的亡国者的痛楚,也品味了著名科学家始终眷恋祖国的深情,领悟了志士仁人面对山河破碎而壮志难chóu的忧愤,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划线字注音。(3分)
qīng听 ______ 壮志难chóu 眷恋________
2.上述文字中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并加以改正。(1分)______改为______
作文。(30分)
不知不觉中,新学期一个多月时间过去了。我想,这一个多月时间在你的学生生涯里也许是最不寻常的。你的家庭、你的学习、你的生活都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也许使你快乐、使你兴奋、使你充满信心,也许使你困惑、使你忧虑、使你不知所措。对生活的关注和思考让我们觉得自己好象突然长大了许多,成熟了许多 。成长的收获来自老师、亲友的关爱、理解和鼓励,来自书籍的启迪,来自环境的熏陶。请把你上中学后最深切的感受告诉我,请相信,你的快乐和成长是我们的期待,你的困难更是我们努力改进的方向。
题目:上了中学以后
要求:(1)字数不少于5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写真事,诉真情,内容完整,字迹清晰。
读下面短文,完成文后题目(11分)
天堂的灯
2006年7月3日,星期一。洛阳市浅井头中学特别批准:允许初一(2)班的女生胡艳艳来校上半天课。这是已经停学三年、患再生性贫血停治三个月、奄奄一息的胡艳艳最大的幸福了。
胡艳艳家穷,母亲早逝,她和捡破烂的父亲相依为命。艳艳9岁才上学,小学几年,她品学兼优,获得过市级和省级各类大奖28次。为了上学,她成了最苦累也最快乐的孩子。她必须抢课堂之外的所有时间干活,只为了能让爸爸每天多捡点垃圾。可惜,15岁时,胡艳艳患上了“再生障碍性贫血”。住院时,医生护士没能禁绝她在病床上继续她的学习,同学们来当“二传手”复述课业,老师们也每个星期轮番到病房为她补课,她是在医院的病床上读完了小学并考上了初中!她还发表过不少文学作品,最大的理想是 “把自己的生命之火化作一篇篇温暖人间的诗文”。
家里太穷,社会各界捐助的钱,让她的生命在不断输血中延长了三年,已经算是奇迹了。几天前,一向坚强的胡艳艳哭了,她嘤嘤地说:“爸爸,我很想回学校上一堂课……”爸爸立即去学校。学校惊动了,校长当即就落泪,特意批准她上半天学!八个女生用手臂交织成特殊的“担架”,把胡艳艳架进了校园。到校,离上课还有十多分钟,每间教室都有欢迎她的队列,还有“艳艳你好”的彩旗!一走进校园,每个人眼前的风景都有前所未有的新意——花坛、雕塑、操场、小果园,那棵有几百年历史的老树,还有图书室、教学楼、宿舍楼、教室。
上课铃响了。看似正常中的震撼与悄然转变:人们都比往常认真了,亲近了,默契了。老师含泪的微笑,同学们端正的坐姿,就连校园清洁工也格外勤奋起来,一遍又一遍擦洗花坛的池壁栏杆!艳艳在靠前正中的位置坐好,笑着,但仍是没忍住,泪水撒在了桌面上——幸福的泪、疼痛的泪,留念的泪……
这节课,是老师特意安排的,艳艳最喜欢的作文课。
老师在黑板上写下的作文题是:《今天》。
同学们都含着泪在写,包括平日最讨厌作文的同学。
“我有许多‘今天’没能做到最好。今天,我又回到学校了,这里是我的天堂……” 胡艳艳在本子上一字一字的写,很重很慢……
胡艳艳的作文没有写完。她写的最后一行字是:我真想做一盏灯,挂在这人间天堂的上空……她晕倒了。送医院后,由学校发起,一场来自四面八方的义捐又自发形成,但,艳艳生命的火焰已经燃至极限了。
2006年7月7日,艳艳走了。但,她把天堂的灯留给了大家。
(选自《杂文报》)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
2.为什么说艳艳流的泪是“幸福的泪、疼痛的泪,留念的泪……”,请结合文章,具体说说其中的原因。(3分)
幸福:
疼痛:
留念:
3.联系全文内容,说说你对“我真想做一盏灯,挂在这人间天堂的上空”这句话的理解。(2分)
4.艳艳的生命之灯即将燃尽,却还坚持去上半天课,你怎么看待这件事。(2分)
5.假如你是艳艳的同学,或你的身边也有艳艳这样的同学,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做些什么?(2分)
说的话:
做的事:
议论文阅读(8分)
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
鲁先圣
⑴“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这里要争的这个“气”字,指的是人在世上要有骨气,在生活当中,凡事不能够没有原则地忍气吞声委曲求全。因为一个人一旦没有了骨气,也就没有了原则,没有了刚性,更没有了尊严。但是,如果缺乏一定的修养,对自己没有公正的认识,骨气很容易变成傲气,身上会滋生出盛气凌人、骄傲自大、自以为是、唯我独尊、目中无人等危险的品质,这样就使自己变成了一个人人避而远之的自大狂。
⑵徐悲鸿曾经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豪气与傲气就截然不同了。我们在评价一个人豪侠仗义爽快的时候,经常说这个人豪气干云。这里的豪气,就是那种“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丈夫气概。有了这种豪气,才会生出舍我其谁、义薄云天的大气魄。
⑶志气对于一个人来说就更加重要了。一个没有志气的人是成就不了什么大事的。志气是人生命当中最基本的素养,是人生理想的基本前提,是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的底气。中国人常常说的一句话是“人穷志不短”,意思就是不论你贫穷到什么程度,你都不可以丧失志气。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了志气。只要志气在,一切都可能有转机。
⑷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周身透露着侠气的人就很少了,我们更多的是从历史画卷中,从春秋战国时代那些慷慨悲歌的故事中,从回荡在燕赵大地上许许多多的悲壮故事中,获得侠气的概念的。侠气是一种十分可贵的高尚品格,因为侠气突出的是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去成全他人。正因为这样,千百年来,侠气一直是被尊崇的人生品德。一个人不当侠气之士无可厚非,但是身上应该有一点侠气,这种侠气会让你放射出一种夺目的光彩。
⑸义气与侠气有显著的不同。侠气更多的是甘为他人的付出,而义气则是一种对约定的承诺。我们通常说的义气,一般是指朋友之间。为朋友两肋插刀,那是因为你们是朋友,就像兄弟,就应该在朋友遇到危难时出手相助,这是我们民族的道德规范。违背了这个规范,就会受到社会的谴责和朋友的诟病。
⑹勇气则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不论你要做什么事情,没有勇气当头是不行的。勇气是敢于冒险,但更是一种大无畏的气概,是一种对自我能量的自信。勇气是你事业的发端,更是你成大事的先声。有了这个先声,你才会有浩荡的远大前程。
⑺正气就无须多言了。一个人只有一身正气,才会让人敬仰和尊敬。正气是社会的准则,是大家必须遵守的规范。不论身在什么行业,也不论职位高低,只有你一身正气,才会受到尊敬。相反的是,不论你有多高的职位和有多少财富,身上都是歪风邪气,同样也会为人所不齿。
⑻骄气一种更要不得的禀性。一个人身上如果有了骄气,就是危险的开始。因为骄气预示着自满,也就是预示着对自我的过分肯定。这往往是一个人走下坡路的发端。我们常常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个骄傲,就是指人身上的骄气。所有这些气质,都是我们身上潜伏的素质,把握培养这些气韵,让身上少一些傲气邪气,多一些浩然之气,我们的人生就会更显大写的人生并充满了风骨和色彩。
(选自《时文选粹》第八辑)
1.请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1分)
2.第⑺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3.在历史画卷中,在古代悲壮故事中,我们常能见到有一身侠气的人物,请你列举一个具有这样侠气的人物事例来作为第⑷段的论据。(2分)
4.文章第⑸段写到“为朋友两肋插刀,那是因为你们是朋友,就像兄弟,就应该在朋友遇到危难时出手相助”,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
古诗文默写。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计15分)
1.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3.乡泪客中尽, 。(孟浩然 《早寒江上有怀》)
4.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浣溪沙》)
5.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6.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7. ?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8.白头吊古风霜里, 。(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
9.老骥伏枥, 。(曹操《龟虽寿》)
10.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11. 晨兴理荒秽, 。(陶渊明《归园田居》)
12.游子思乡是我国古代诗歌永恒的主题。元代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 , ”来表达游子远离故乡的忧愁,唐人崔颢在《黄鹤楼》中则用“ ? ”抒发暮色四合时登高远眺所引发的乡愁。
阅读下面甲、乙两篇选文,完成文后题目。(9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选自《三峡》)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湖心亭看雪》)
1.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2分)
(1)沿溯阻绝 (2)虽乘奔御风
(3)上下一白 (4)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3.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都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这两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