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刚迈进初中,班级要组建班委会,竞选者很多,竞争激烈。假设你要竞选“班长”、“生活委员”、“体育委员”三个岗位中的一个,请根据这一岗位的特长需要,从两方面介绍自己的优势,力争竞选成功。(30字左右)(3 分)
你想竞选的岗位是: ;
你的竞选词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4分)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中表兄妹讲一段《 》,我听得特别有滋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悦耳极了。尽管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摧促下,含泪上床。
1.根据材料信息,在书名号处填上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
2.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有一个错别字和一个用得不恰当的关联词,请在文中划出,然后把正确的写在下列横线上。
错别字的正确书写是: _________。正确的关联词是: __________。
4.划横线的句子是一个病句,应改为:
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
1. ,欲语泪先流。(《武陵春》)
2. ,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池上碧苔三四点, 。(《破阵子》)
4.更深月色半人家, 。 (《月夜》)
5.足蒸暑土气, 。(《观刈麦》)
6. 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
7.零落成泥碾作尘, 。(陆游《卜算子·咏梅》)
8.诗词中运用典故,使得诗词语言既含蓄又能表明作者的用意,从而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如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就运用“ , ?这一典故含蓄地表达自己渴望被重用的心情。又如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运用“ , 。”这一典故描写战争激烈的场面,来表明诗人报效祖国的情感。
9.《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 , ”两句意思一致。
10.请写出连续两句关于“树”的诗句,并注明出处和作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加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孔子佯为不见之。少顷,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
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怠入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饭之。”
孔子叹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也!”
(选自《吕氏春秋》)
1.解释下加线词的含义。(2分)
①而目犹不可信( ) ②知人固不易也( )
2.给文章画线句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全都恰当的是( )(2分)
A.孔子穷乎 / 陈蔡之间藜羹不斟 / 七日不尝粒 / 昼寝 |
B.孔子穷乎陈蔡之间 / 藜羹不斟 / 七日不尝粒 / 昼寝 |
C.孔子穷乎 / 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 / 不尝粒昼寝 |
D.孔子穷乎陈蔡之间 / 藜羹不斟七日 / 不尝粒昼寝 |
3.从文中看,颜回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4.读完本文之后,请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所得到的启示。(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请以“亮出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自选。
(3)文中不得出现暴露身份的真实校名、地名和人名。
名著阅读(10分)
保尔低声说下去:“这件事不能完全怪我,‘牛虻’和他的革命浪漫主义也有责任。有一些书塑造了革命者的鲜明形象,他们英勇无畏,刚毅坚强,彻底献身于革命事业,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我产生了做这样的人的愿望。对你的感情,我就是照‘牛虻’的方式处理的。这样做,我现在感到很可笑,不过更多的是遗憾。”
“这么说,现在你对‘牛虻’的评价改变了?”
“不,丽达,基本上没有改变!我否定的只是毫无必要地以苦行考验意志的悲剧成分。至于‘牛虻’的主要方面,那我是肯定的,我赞成他的勇敢,他的非凡的毅力,赞成他这种类型的人,能够忍受巨大的痛苦而不在任何人面前流露。我赞成这种革命者的典型,对他来说,个人的一切同集体事业相比较,是微不足道的。”
“保尔,这番话三年以前就应该说,可是直到现在才说,只有使人感到遗憾了。”丽达面带笑容,若有所思地说。
1.请用简洁的话概括出文段的内容。(5分)
2.保尔将自己比作牛虻,借此向丽达说明心意,有什么好处?保尔能够这样做,给我们什么启发?(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