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阅读(8分)
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
鲁先圣
⑴“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这里要争的这个“气”字,指的是人在世上要有骨气,在生活当中,凡事不能够没有原则地忍气吞声委曲求全。因为一个人一旦没有了骨气,也就没有了原则,没有了刚性,更没有了尊严。但是,如果缺乏一定的修养,对自己没有公正的认识,骨气很容易变成傲气,身上会滋生出盛气凌人、骄傲自大、自以为是、唯我独尊、目中无人等危险的品质,这样就使自己变成了一个人人避而远之的自大狂。
⑵徐悲鸿曾经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豪气与傲气就截然不同了。我们在评价一个人豪侠仗义爽快的时候,经常说这个人豪气干云。这里的豪气,就是那种“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丈夫气概。有了这种豪气,才会生出舍我其谁、义薄云天的大气魄。
⑶志气对于一个人来说就更加重要了。一个没有志气的人是成就不了什么大事的。志气是人生命当中最基本的素养,是人生理想的基本前提,是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的底气。中国人常常说的一句话是“人穷志不短”,意思就是不论你贫穷到什么程度,你都不可以丧失志气。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了志气。只要志气在,一切都可能有转机。
⑷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周身透露着侠气的人就很少了,我们更多的是从历史画卷中,从春秋战国时代那些慷慨悲歌的故事中,从回荡在燕赵大地上许许多多的悲壮故事中,获得侠气的概念的。侠气是一种十分可贵的高尚品格,因为侠气突出的是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去成全他人。正因为这样,千百年来,侠气一直是被尊崇的人生品德。一个人不当侠气之士无可厚非,但是身上应该有一点侠气,这种侠气会让你放射出一种夺目的光彩。
⑸义气与侠气有显著的不同。侠气更多的是甘为他人的付出,而义气则是一种对约定的承诺。我们通常说的义气,一般是指朋友之间。为朋友两肋插刀,那是因为你们是朋友,就像兄弟,就应该在朋友遇到危难时出手相助,这是我们民族的道德规范。违背了这个规范,就会受到社会的谴责和朋友的诟病。
⑹勇气则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不论你要做什么事情,没有勇气当头是不行的。勇气是敢于冒险,但更是一种大无畏的气概,是一种对自我能量的自信。勇气是你事业的发端,更是你成大事的先声。有了这个先声,你才会有浩荡的远大前程。
⑺正气就无须多言了。一个人只有一身正气,才会让人敬仰和尊敬。正气是社会的准则,是大家必须遵守的规范。不论身在什么行业,也不论职位高低,只有你一身正气,才会受到尊敬。相反的是,不论你有多高的职位和有多少财富,身上都是歪风邪气,同样也会为人所不齿。
⑻骄气一种更要不得的禀性。一个人身上如果有了骄气,就是危险的开始。因为骄气预示着自满,也就是预示着对自我的过分肯定。这往往是一个人走下坡路的发端。我们常常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个骄傲,就是指人身上的骄气。所有这些气质,都是我们身上潜伏的素质,把握培养这些气韵,让身上少一些傲气邪气,多一些浩然之气,我们的人生就会更显大写的人生并充满了风骨和色彩。
(选自《时文选粹》第八辑)
1.请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1分)
2.第⑺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3.在历史画卷中,在古代悲壮故事中,我们常能见到有一身侠气的人物,请你列举一个具有这样侠气的人物事例来作为第⑷段的论据。(2分)
4.文章第⑸段写到“为朋友两肋插刀,那是因为你们是朋友,就像兄弟,就应该在朋友遇到危难时出手相助”,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
古诗文默写。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计15分)
1.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3.乡泪客中尽, 。(孟浩然 《早寒江上有怀》)
4.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浣溪沙》)
5.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6.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7. ?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8.白头吊古风霜里, 。(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
9.老骥伏枥, 。(曹操《龟虽寿》)
10.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11. 晨兴理荒秽, 。(陶渊明《归园田居》)
12.游子思乡是我国古代诗歌永恒的主题。元代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 , ”来表达游子远离故乡的忧愁,唐人崔颢在《黄鹤楼》中则用“ ? ”抒发暮色四合时登高远眺所引发的乡愁。
阅读下面甲、乙两篇选文,完成文后题目。(9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选自《三峡》)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湖心亭看雪》)
1.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2分)
(1)沿溯阻绝 (2)虽乘奔御风
(3)上下一白 (4)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3.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都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这两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3分)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伐竹取道 /齐师伐我 |
B.隶而从者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
C.不可久居 /高可二黍许 |
D.以其境过清 /咨臣以当世之事 |
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能自由地表现个人的思想感情。词分豪放派和婉约派,苏轼是豪放派的代表,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 |
B.“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这个句子的主干是“形象来源于大胡子”。 |
C.以故事情节的叙述为中心,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与个人生活,这就是小说。 |
D.“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这一诗句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 |
B.为迎接“大运会”,我们学校开展了“每日喊英语”,同学们都积极参加。 |
C.温州发生动车追尾事故,铁道部称,原因是由于雷击导致信号失灵引起的。 |
D.通过这次包粽子过端午的活动,可以丰富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