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古诗文背诵默写 (6分) 1.《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景色之雅的语句是: , 。...

古诗文背诵默写 (6分)

1.《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景色之雅的语句是:

                                            

2.《爱莲说》中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随俗浮沉,不孤高自许、哗众取宠、洁身

自好的名句是                                      

3.《春望》中移情于物,表达自己感时恨别的句子是:

                         

4.我们要有勇于攀登高峰的雄心和气概,正如杜甫在《望岳》中表达的那样:

               ,                  

5.写桃花源中人和平安定生活的句子是:                              

6.经过一年的相处,同学们之间肯定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请你从所知道的古诗词中选择一句,来传递你们之间这份纯美的感情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解析】此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词文名句的背诵填写能力。直接填写更考查了突破书写障碍字的能力,理解填写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类别积累更考查了学生积累的灵活性和选择性。填写名句漏填和错填均不得分,学生填写时应重点突破“濯、凌、垂髫”等这些重点字词的书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乙】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等之任也。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4分)

(1)将军既帝室之  (         )  (2)将军率益州之众       (           )

(3)先帝不以臣卑鄙  (         )  (4)尔来二十一年矣       (           )

2.用现代汉语分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3.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示共同目标是            (用原文或自己的话概括均可),“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甲段文字正体现了前句中的                                         。  乙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                          。  在公众眼里,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历来被人们所称颂,请列举一个(句、对)有关他的典故、成语、名言警句以及俗语(不必每项都列出,只要写出一个即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

野 池(3分)

                         唐·王建

                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乔。

                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蜒上下鱼东西。

诗歌以“野池”为描写对象,第一、二句描绘了池水          ,植物        的景象。诗句“蜻蜓上下鱼东西”表现作者                                   的情感。(3分)

 

查看答案

读图表答题(2分)

下图是某大学生对不同学历段学生关注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的人数比例统计,请认真读图,然后写出你的结论:

结论:

6ec8aac122bd4f6e

 

查看答案

《水浒》是中国第一部歌颂                    的长篇章回体小说,通过梁山众多的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                             的主题。

 

查看答案

作文(50分)

请以“我懂得了      (坚持、友谊、感恩、责任、亲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      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2、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

3、      不少于6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