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阂县林琴南孝廉纾①六七岁时,从师读。师贫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②归,以袜实米,...

阂县林琴南孝廉纾①六七岁时,从师读。师贫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②归,以袜实米,满之,负以致师。师怒,谓其窃,却弗受。林归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③之礼?”即呼备④赍⑤米一石致之塾师乃受。

[注]  ①林琴南孝廉纾(shū):林纾,字琴南,近代文学家,尤以翻译外国小说名世。孝廉,明清时对举人的称呼。②亟:急忙。③束修:本指十条干肉,后来通常指学生拜师或亲友之间赠送的礼物。④呼备:叫人准备。⑤赍(jī):携带。

1.与文中“以袜实米”中“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徐喷以烟               B.以虫草为林

C.可以为师矣             D.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

即 呼 备 赍 米 一 石 致 之 塾 师 乃 受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之礼

译文:                                                       

4.从文中可以看出林琴南是一个怎样的人? (2分)

 

1.A 2.即 呼 备 /赍 米 一 石 致 之 塾/ 师 乃 受 3.你的心地是善良的,但这能作为送给老师的礼物吗?(或“你的想法本来是好的,但这能作为学生拜师的礼物吗?”) 4.林琴南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尊敬老师的人) 【解析】 1.A中与例句“以”都是“用”。 2.学生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有感情的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并能根据句子中词语的意思含义来划分句子节奏。 3.这是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译。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要注意句子中关键性词语,了解句子间隐含的语意关系、有关的指代以及与本句有关的文中的其他信息。翻译力求表达准确为好。其中“心、束修”等重点词语要理解准确。 4.这考查的是对人物的评价。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学生学会结合文本内容来进行具体分析能从原文中找出依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8.解释文中划线的词。(3分)

(1)昂首观之,项之强

(2)喷以烟

(3)作青云白鹤

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2.选文二段中都写到自己的“怡然”,体现了真正获得“           ”的愉悦。(1分)

 

查看答案

请依据名著阅读积累,填写下列表格。(6分)

诗句(故事)

出处

表达情感(揭示道理)

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孩,

卧在宇宙的摇篮里。

《繁星》《春水》

 

《乌龟和老鹰》

 

 

 

查看答案

默写填空。(10分)

1.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2.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题破山寺后禅院》)

3.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夜雨寄北》)

4.《论语》中“                         ”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

5.“                        ”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

 

查看答案

从下面词语中任选两个,写一句连贯的话。(2分)

小心翼翼   忍俊不禁    回味无穷   无忧无虑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宗璞的散文《紫藤萝瀑布》和小思的散文《贝壳》,都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独特体验。

B.《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C.在《济南的冬天》中,老舍表达了对济南的山山水水一往情深。

D.《在山的那边》和《理想》的内在联系是主题相同,都抒写了理想的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