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藤野先生》作者鲁迅,...

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藤野先生》作者鲁迅,出自散文集《朝花夕拾》。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散文诗《雪》,选自他的诗歌集《野草》。

B.《列夫·托尔斯泰》选自《三作家》,作者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

C.《马说》选自《韩愈文集》,作者韩愈,唐朝著名文学家。“说”是古代一种抒情文体,作者在此文中抒发的就是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D.《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

 

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认知能力。C、“说”是一种记叙兼议论的文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有语病的地方下面划线,并写出修改意见。(2分)

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国学素养,我校将开展古诗文背诵。

 

查看答案

给划线的字注音,依据拼音填写汉字。(4分)

      待         油光可jiàn(    )     藏污纳gòu(     )

 

查看答案

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2分)

镇定自若    抑扬顿挫

6ec8aac122bd4f6e    6ec8aac122bd4f6e

 

查看答案

深层阅读赏析(共12分)

感 恩 雨

①这是旱季里最热的一天,几乎连续一个月没有下雨。田里的农作物正在枯死,母牛挤不出奶,溪流已干涸。看来在这个旱季结束之前会有好几个农场宣布破产了。我的丈夫说他的兄弟们每天要费很大的劲把水弄到田里去,过了不久,我们只好开车到附近的水站运水,可很快严厉的配给制度让每个人都取不到多少水。如果老天不下雨的话,我们很快就会失去所有的一切。

②正是在这大热天,我亲眼目睹了平生所遇到的一个奇迹,也真正理解到了分享的意义。当我在厨房为丈夫和他的兄弟们做午餐时,我看到了6岁的儿子比利正向树林走去。他的样子很严肃,一点也没有平常走路时充满孩子气的横冲直撞。我只能看到他的背部,不过很显然他走得很费劲,他在努力保持平衡。进了树林几分钟后,他又朝房子这边跑回来。我则继续做三明治,想着不管比利在做什么,他也都该做完了。

③然而过了一会儿,他又继续缓慢而坚定地向树林里走去。这种行为持续了一个小时,他小心翼翼地走进树林,然后往家里跑。最后,我实在忍不住了,蹑手蹑脚地走出房子跟着他。我小心翼翼,不想被他发现,因为很明显,他“身负重大使命”,而且也不需要妈妈的过问。

④只见他把手掬成杯状,小手里捧着大约两至三汤匙的水,小心翼翼地走着,以免洒了手中的水。在进林子后我偷偷地靠近他。树枝和荆棘划过他的小脸,可他并没有避开。他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当我倾身窥伺时,我看到了一幕不可思议的画面。

⑤几只硕大的鹿赫然耸立在他面前,而比利直接向它们走去,我吓得几乎大叫让他躲开,其中一只有锋利鹿角的大公鹿离他特别近。但这只公鹿并没有吓着比利,甚至在比利跪下时它也一动不动。我看到一只小鹿趴在地上,很明显它正承受着脱水和中暑的痛苦,它费劲地抬起头舔着盛在我那可爱孩子手中的水。

⑥等到水被喝干后,比利站了起来,转身向房子跑去。我跟着他回到家,来到我们的储水罐前,比利尽力拧开水龙头,只见一小滴水开始流下来。他跪在那儿,让水慢慢地滴在他那临时的“杯子”中,阳光直刺在他的背上。突然间我明白了比利为什么不叫我帮忙的原因——上星期他因为玩弄水管而遭到处罚,得到了不能浪费水的教训。大约20分钟后,他的手里盛满了水。

⑦当比利站起来准备往林子里走时,我拦住了他。他泪眼汪汪地说:“我没有浪费水。”说完就朝树林走去。我也从厨房拿来一小壶水,加入了他的行列。我让他独自照顾小鹿,自己没有插手。这是比利自己的事。

⑧我站在树林边,望着我所见过的最美丽的心灵努力营救另一个生命。泪水顺着我的脸庞掉在地上。然后,我突然间发现一滴、两滴,接着越来越多的水滴掉了下来。我仰头望天,甘霖从天而降。

⑨也许有人会说这只是一个巧合,并没有真正的奇迹,毕竟雨总是要下的。而我要说的是:那场雨救了我们的农场,就像那天我的儿子救了那只小鹿一样。

1.文章的开头描写农场天气的干旱有什么作用?(3分)

2.文中第②段“正是在这大热天,我亲眼目睹了平生所遇到的一个奇迹,也真正理解到了分享的意义。”这句话中的“奇迹”指什么,“分享的意义”又指什么?(3分)

3.第③自然段小比利向树林里走去时“缓慢而坚定”的原因是什么?(3分)

4.比利的母亲没有制止比利,并且加入了比利的行列,根据文中的内容谈谈你对比利母亲的看法。 (3分)

 

查看答案

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回答下面题目。(13分)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 有人卖骏马者,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②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③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④而马价十倍。 (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比:副词,接连地。 ②还:通“环”,环绕。 ③朝:早晨。 ④一旦:一天。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含义。(2分)

(1)才美不外。   见:       

(2)执策而之。   临:       

(3)愿还而视之。  子:       

(4)去而之。    顾:       

2.翻译选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2)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3. [甲]文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4.[乙]文中卖马人所卖的马为什么最终会“一旦而马价十倍”?(2分)

5.当今社会,商家请名人作广告已成时尚。请结合甲、乙二文相关内容,简要谈谈“名人效应”的利或弊。(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