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古文阅读 金溪民方仲永, 世隶耕。仲永生五年, 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

古文阅读

金溪民方仲永, 世隶耕。仲永生五年, 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即书诗四句, 并自为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3分)

(1)父异  (       )

(2)稍稍宾客其父(       )

(3)日仲永环谒于邑人(       )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刻画了仲永父亲的什么形象?(2分)

 

略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理解词语意思的时候,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之外,还要注意一些特殊用法的词语,比如“宾客”为“动词”。 2.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除了注意“自、就、皆”等重点字,还要补充出省略的成份,同时还要保证整个句子翻译句子的正确性、完整性。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围绕“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来分析方仲永父亲的人物形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运用名著阅读积累回答:(6分)

1.填空(4分)

阿廖沙的成长环境

代表人物

典型事件

弥漫着残暴和仇恨

 

 

不乏温暖和光明

 

 

2.回答问题:阿廖沙因为什么事和奥夫相尼科夫家的三个小男孩成为朋友?(2分)

 

查看答案

默写填空。(12分)

1.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2.                     ,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3.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岑参《逢入京使》)

4.              ,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李白)

5. 《木兰诗》中“                      。”两句描写了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木兰诗》)。

6.你最好的朋友丽丽因病入院,你去看望她时,发现她愁眉深锁,唉声叹气,于是你对她说道“                                                       。”她听后露出了久违的笑脸。(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的句子填空)。

 

查看答案

以下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其作者是西汉著名的史学家司马光,这本书与司马迁编的《史记》合称“史学双璧”。

B.《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作者是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一生创作350多篇中短篇小说,6部长篇小说。是举世公认的短篇小说大师。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体裁是散文,选自《朝花夕拾》,作者是鲁迅。

D.《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自《城南旧事》,作者是端木蕻良。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B.尤其是家家户户轮流的邀喝春酒,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马不停蹄,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C.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D.大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虽然这个水滴也能映照大海,但毕竟不是大海,可是,人们竟然不自量力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

 

查看答案

下列名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2分)

A.八宝酒,顾名思义,是八样东西泡的酒,那就是黑枣、荔枝、桂圆、杏仁、陈皮、枸杞子、薏仁米、再加两粒橄榄。

B.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

C.一个年轻人,对着洞里使劲地大叫了一声,“喂­­——出来!”可是,并没有任何回声从洞底下传上来。

D.“……就是由于气候、疾病和天敌的消耗等原因中途死掉一半,也还有50万只!天哪,这简直像是一个天文数字?”他把推算的结果摆在我的面前,用手指着那些数字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