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分)
香 市
“清明”过后,我们镇上照例有所谓“香市”,首尾大约半个月。
赶“香市”的群众,主要是农民。“香市”的地点,在社庙。从前农村还是“桃源”
的时候,这“香市”就是农村的“狂欢节”。因为从“清明”到“谷雨”这二十天内,风暖日丽,正是“行乐”的时令,并且又是“蚕忙”的前夜,所以到“香市”来的农民一半是祈神赐福(蚕花二十四分),一半也是预酬蚕节的辛苦劳作。所谓“借佛游春”是也。
于是“香市”中主要的节目无非是“吃’’和“玩”。临时的茶棚,戏法场,弄缸弄
瓮、走绳索、三上吊的武技班,老虎,矮子,提线戏,髦儿戏,西洋镜,——将社庙;五六十亩地的大广场挤得满满的。庙里的主人公是百草梨膏糖,花纸,各式各样泥的纸的金属的玩具,灿如繁星的“烛山”,熏得眼睛流泪的檀香烟,木拜垫上成排的磕头者。庙里庙外,人声和锣鼓声,还有孩子们手里的小喇叭、哨子的声音,混合成一片骚音,三里路外也听得见。
我幼时所见的“香市”,就是这样热闹的。在这“香市”中,我不但鉴赏了所谓 “国技”,我还认识了老虎,豹,猴子,穿山甲。所以“香市”也是儿童们的狂欢节。
“革命”(指1924~1927年间的北伐战争)以后,据说为的要“破除迷信”,接连有两年不准举行“香市”。社庙的左屋被“公安分局”借去做了衙门,而庙前广场的一角也筑了篱笆,据说将造公园。社庙的左偏殿上又有什么“蚕种改良所”的招牌。
然而从去年起,这“迷信”的香市忽又准许举行了。于是我又得机会重温儿时的旧梦,我很高兴地同三位堂妹子(她们运气不好,出世以来没有见过像样的热闹的香市),赶那香市去。
天气虽然很好,“市面”却很不好。社庙前虽然比平日多了许多人,但那空气似乎很阴惨。居然有锣鼓的声音。可是那声音单调。庙前的乌龙潭一泓清水依然如昔,可是潭后那座戏台却坍塌了,屋椽子像瘦人的肋骨似的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一切都不像我儿时所见的香市了!
那么姑且到惟一的锣鼓响的地方去看一看罢。我以为这锣鼓响的是什么变把戏的,一定也是瘪三式的玩意了。然而出乎意料,这是“南洋武术班”,上海的《良友画报》六十二期揭载的“卧钉床”的大力士就是其中的一员。那不是无名的“江湖班”。然而他们只售平价十六枚铜元。
看客却也很少,不满二百(我进去的时候,大概只有五六十)。武术班的人们好像有点失望,但仍认真地表演了预告中的五六套:马戏,穿剑门,穿火门,走铅丝,大力士……他们说:“今天第一回,人少,可是把式不敢马虎,——”他们三条船上男女老小总共有三十个人!
在我看来,这所谓“南洋武术班”的几套把式比起从前“香市”里的打拳头卖膏药的玩意来,委实是好看得多了。要是放在十多年前,怕不是挤得满场没有个空隙儿么?但是今天第一天也只得二百来看客。往常“香市”的主角——农民,今天差不多看不见。
后来我知道,镇上的小商人是重兴这“香市”的主动者;他们想借此吸引游客 “振兴”市面,他们打算从农民的干瘪的袋里榨出几文来。可是他们这计划失败了!
1.“香市”举办的时间是________,地点在_______,赶“香市的人物主要是__________,主要的节目是__________________。(4分)
2.为什么说“香市”是儿童的“狂欢节”?(3分)
3.本文写了几次赶“香市”的情况?有什么不同?(3分)
4.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反映了什么主题?(3分)
综合性学习。
读下面的文字,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连贯、得体的话。(3分)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小孩把手伸进装满栗子的瓶中,他想尽可能多地抓一大把,但当他想要拿出手时,手却被瓶口卡住了。他既不愿意放弃一部分栗子,又不能拿出手来,只好痛哭流涕。一个人对他说:“你还是知足一些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词填写 (7分)
1.巴山楚水凄凉地,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 ,身世浮沉雨打萍。
3.苏轼在《水调歌头》中集中表达词人对亲人的怀念、祝愿和慰藉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词中蕴含人生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赤壁》一诗中作者抒发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送东阳马生序》——《宋学士文集》——宋濂(明初文学家) |
|
B.《马说》——《韩愈文选》——韩愈(唐代文学家) |
|
C.《与朱元思书》——《吴均文选》——吴均(南朝梁文学家) |
|
D.《五柳先生传》——《陶渊明集》——陶渊明(东晋文学家) |
选词填空(4分)
①、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 )美。
A.淳朴本色 B.纯朴自然 C.质朴纯正
②、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荡动中舒卷( ),有点龙吟凤哕意味。
A.情韵动人 B.张弛不定 C.婉转悠扬
③、说话尤其要小心,要多讨吉利,因此觉得很受( )。
A.约束 B.拘束 C.束缚
④、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赛没听,左手( )到桌子下边,打鞋底下( )下一块泥巴。
A.伸;抠 B.探;抠 C.伸;取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
A.屏障索利过瘾糯米 |
B.难堪商贩蹲踞藉贯 |
|
C.秫秸码头凑齐落幕 |
D.衣襟枸杞门楣煨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