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题目。(4分)
宴词 王之涣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①。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注释】①畎:田间小沟。
1.一、二两句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结合全诗简析其作用。(2分)
2.结合李清照《武陵春》一词中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试从表现手法上赏析《宴词》一诗的后两句。(2分)
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上填写内容。(2分)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冲它哭,它便冲着你哭;你冲它笑,它便冲着你笑。这恰如:悲观的人,把挫折视为烂泥潭,一点点陷入人生的困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文默写。(6分)
1.周敦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节操。
2.《陋室铭》中写室内环境优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曾有“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他的《渡荆门送别》中与之意境相反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常用李商隐《无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赞美人们无私奉献的精神。
5.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_____________。
6.“愁”是古代诗人较常抒发的一种情感,如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千百年来描绘愁绪的名句。
7.________________,决眦入归鸟。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4分)
|
学习效率 学习方式 |
掌握80%以上 |
掌握50%-80% |
掌握50%以下 |
|
一班:听老师分析讲解 |
12人 |
28人 |
10人 |
|
二班:自己看书做题 |
11人 |
30人 |
9人 |
|
三班:以上两种方式结合 |
40人 |
9人 |
1人 |
1.根据上表,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2分)
2.结合自己学习语文的体会,简要分析产生这一结论的原因。(2分)
改正下列句子中的语病。(2分)
①通过参加这次为灾区捐款捐物活动,让我领会了“同舟共济”的精神内涵。
②我们要树立“东营是我家,文明靠大家”,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的主人翁姿态投身到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去。
修改意见: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句子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_______了我干枯的心灵。
②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________给予我们。
③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清亮的泉声,像是老人扶杖立于门前,______着嬉戏忘返的孩子。
④花卉可以美化我们的环境,_______性情,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
A.湿润深沉呼唤培养 |
B.漫湿深沉召唤陶冶 |
|
C.湿润深情呼唤培养 |
D.湿润深情召唤陶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