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写作(55分) 请以“ 也是爱”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 先...

写作(55分)

请以“             也是爱”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 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开始写作,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

(2) 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3) 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4) 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按中考评分标准给分 【解析】爱是什么?它是人类最崇高、最无私、最纯洁、最美好的情感,它的内涵和外延很宽广,它深沉地隐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里,鲜活地贮藏在每一个人的心灵中,它潜滋暗长,润物无声,照亮我们前行的每一段峥嵘岁月。写好此文关键在于化大为小,化虚为实。因此,选材时一定要捕捉生活中充满爱意的细节,以此来实写爱的深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节选自《唐雄不辱使命》 )

 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划线词(4分)

① 安陵君许寡人        其:            

② 以五百里之地早安陵  易:            

③ 岂五百里哉          直:            

④ 长跪而之            谢:            

 

查看答案

下列横线上应依次填入的句子是              (填序号)(2分)

事业说:“人生就是        。” 勤劳说:“人生就是        。”

奋斗说:“人生就是        。” 挫折说:“人生就是        。”

A.与风浪搏击的那双桨

B.那条坎坷曲折的山路

C.建筑历史的一块砖石

D.那耕耘土地的老黄牛

 

查看答案

请选择下列划线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2分)

强 juè  洗zhuó  咒zǔ   获益浅 fēi

B 冉 rǎn  予gěi   运 è    忍俊不jīn

责hē   立 zhù  溅 bèng 盘卧龙qiú

回yū  挑tì    头晕目xuàn  险象生dié

 

查看答案

作文

小树不拒绝风雨,才会茁壮;江河不拒绝险峻,才有激流与瀑布;大地不拒绝尘埃,终于肥沃而丰厚;天空不拒绝云翳,终有朝霞灿烂……而生活中,我们“拒绝”的一些东西往往是我们成长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为了成长,我们也不应“拒绝”它们。

请以“我不拒绝             ”为题,完成作文。文体自定,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2分)

(1)甚                       (2)答之                    

2.辨析下列词义的古今差异。(4分)

(1)交通:古义:                 今义:                   

(2)妻子:古义:                 今义:                   

(3)绝境:古义:                 今义:                   

(4)无论:古义:                 今义:                   

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后遂无问津者。

4.第二段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进行了描写?(3分)

5.你对文中“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如何理解?(2分)

6.作者生活的时代,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可是作者描绘出了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请想一想并写出作者写作的意图。(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