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段点将
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那拱桥的强劲的大弧线,或方桥的单纯的直线,都恰好与芦苇丛构成鲜明的对照。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湖水苍茫,水天一色,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一座长桥,卧龙一般,它有生命,而且往往有几百上千年的年龄。人们珍视长桥之美。颐和园里仿造的卢沟桥只17孔,苏州的宝带桥53孔之多,如果坐小船沿桥缓缓看一遍,你会感到像读了一篇史诗似的满足。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山区往往碰到风雨桥,桥面上盖成遮雨的廊和亭,那是古代山水画中点缀人物的理想位置。因桥下多半是急流,人们到此总要驻足欣赏飞瀑流泉,画家和摄影师们必然要在此展开一番搏斗。
1.这段文字说明的中心是什么?
2.这段文字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
3.试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桥在不同的环境中所具有的不同的美学效果。
课文阅读。
1.体味下面这个句子的情味。
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出形与色的乐曲。
2.“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这是文章最末一句话,作用是什么?
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或成语。
①相差虽小,而造成的误差或错误极大。( )
②停止脚步。 ( )
③对于美的感受或体会。 ( )
④叙述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叙事长诗。 ( )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
1.颐和园里仿造的卢沟桥只17孔,苏州的宝带桥53孔之多,如果坐小船沿桥缓缓看一遍,你会感到像读了一篇史诗似的满足。
2.宝带桥全由金山石砌成,历经千年以上的激流洪波,仍然牢固完好。桥长200多米,53孔,是一座美丽的连孔桥。每逢中秋佳节,苏州很多人结伴来桥上赏月。有的驾驶小船,荡漾桥下。宝带桥建筑艺术特异,不知运用的是哪一种美学上的结构,中秋之夜,每一个桥孔都闪耀着一个明亮的圆月,共计54个。54个明月随着小船的驶进一一出现在桥下,何等神奇!如果从桥的这一端望桥的那一端,水中出现的是一条闪光的银链,何等奇丽!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二段的文意。
2.第二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表达方法?
3.第二段可分为三层,试从每层中找出一个词语来概括层意,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两段文字,说说作者为什么说“沿桥缓缓看一遍”,会感到像“读了一篇史诗似的”?
选出各句的“之”词性相同的一项
①能以径寸之木
②箬篷覆之
③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④石青糁之
⑤右臂挂念珠倚之
⑥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A.①③⑤ |
B.②④⑥ |
|
C.①②③ |
D.①④⑥ |
拼音和解释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贻(yí 赠送) 有奇(jī) 钩画了了(清清楚楚) |
|
B.启窗(打开窗户)而观 为(wèi)宫室 珠可历历(清清楚楚) |
|
C.髯(rán) 绝类(类别)弥勒 通计(jì) |
|
D.水波不兴(起) 二黍许(xǔ 许多) 佛印居(住在)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