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课文阅读。 1.体味下面这个句子的情味。 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

课文阅读。

1.体味下面这个句子的情味。

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出形与色的乐曲。

2.“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这是文章最末一句话,作用是什么?

 

1.这句话的意思是,桥横跨在水面上,与桥下的流水在平面上交错;同时,桥的颜色与流水的颜色也相互映衬。桥与流水如一支乐曲一样是一个整体 2.①揭示规律;②再次点题;③总结全文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或成语。

①相差虽小,而造成的误差或错误极大。(      )

②停止脚步。                        (     )

③对于美的感受或体会。               (     )

④叙述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叙事长诗。  (     )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

1.颐和园里仿造的卢沟桥只17孔,苏州的宝带桥53孔之多,如果坐小船沿桥缓缓看一遍,你会感到像读了一篇史诗似的满足。

2.宝带桥全由金山石砌成,历经千年以上的激流洪波,仍然牢固完好。桥长200多米,53孔,是一座美丽的连孔桥。每逢中秋佳节,苏州很多人结伴来桥上赏月。有的驾驶小船,荡漾桥下。宝带桥建筑艺术特异,不知运用的是哪一种美学上的结构,中秋之夜,每一个桥孔都闪耀着一个明亮的圆月,共计54个。54个明月随着小船的驶进一一出现在桥下,何等神奇!如果从桥的这一端望桥的那一端,水中出现的是一条闪光的银链,何等奇丽!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二段的文意。

2.第二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表达方法?

3.第二段可分为三层,试从每层中找出一个词语来概括层意,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两段文字,说说作者为什么说“沿桥缓缓看一遍”,会感到像“读了一篇史诗似的”?

 

查看答案

选出各句的“之”词性相同的一项

①能以径寸之木

②箬篷覆之

③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④石青糁之

⑤右臂挂念珠倚之

⑥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③

D.①④⑥

 

查看答案

拼音和解释都正确的一组是

A.贻(yí 赠送) 有奇(jī) 钩画了了(清清楚楚)

B.启窗(打开窗户)而观  为(wèi)宫室

珠可历历(清清楚楚)

C.髯(rán)  绝类(类别)弥勒  通计(jì)

D.水波不兴(起)  二黍许(xǔ 许多)  佛印居(住在)右

 

查看答案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 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剑外:四川剑阁以南,指梓州一带。唐朝都城长安在剑阁东北。当时以长安为中心,所以剑阁以南称剑外。蓟北:现在河北省北部和北京市一带。那里当时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

1.解释下列词语。

(1)妻子:                      

(2)纵酒:                      

2.诗中哪句点明了“闻讯”的地点?

3.诗中哪个词语揭示了全诗的主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4.诗人听到消息后,百感交集。诗中是如何描述这一点的?试做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