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①一个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就可一分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萄;仙人掌切成几块,每块落地就生根;一株草莓依靠它沿地“爬走”的匍匐茎,一年内就能长出数百株草莓苗……凡此种种,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无性繁殖的英文名称叫“Clone”,音译为“克隆”。实际上,英文的“Clone”来源于希腊文“Klone”,原意是用“嫩枝”或“插条”繁殖。时至今日,“克隆”的含义已不仅仅是“无性繁殖”,凡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隆”。这种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后代群体也叫“无性繁殖系”,简称无性系。
②自然界的许多动物,在正常情况下都是依靠父方产生的雄性细胞(精子)与母方产生的雌性细胞(卵子)融合(受精)成受精卵(合子),再由受精卵经过一系列细胞分裂长成胚胎,最终形成新的个体。这种依靠父母双方提供性细胞、并经两性细胞融合产生后代的繁殖方法就叫有性繁殖。但是,如果我们用外科手术将一个胚胎分割成两块、四块、八块……最后通过特殊的方法使一个胚胎长成两个、四个、八个……生物体,这些生物体就是克隆个体。而这两个、四个、八个……个体就叫做无性繁殖系(也叫克隆)。
③可以这样说,关于克隆的设想,我国明代的大作家吴承恩已有精彩的描述——孙悟空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猴毛变猴就是克隆猴。
1.语段的第一段与第二段调换顺序好吗?为什么?
2.语段主要运用了举例子,作诠释和引用的说明方法,试找出有关语句(各举一例)。
3.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名叫_____________。
4.孙悟空是明代吴承恩所著的小说____________中的人物,与这部作品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的小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克隆技术会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①我国的克隆技术处于世界领先位置,山东曹县诞生的“克隆牛”受到世界生物科学界的好评。
②意大利有一位妇科医生声称已成功克隆出一名女婴。受到各国科学家的批评。
请针对上述两则消息,谈谈你的感受。
用自己的话说说克隆是什么。(限35字以内)
解释词语。
(1)繁衍: (2)相安无事:
(3)濒临: (4)两栖: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1)繁衍 (2)囊 (3)胚胎 (4)鳞片
(5)脊椎 (6)两栖 (7)蟾蜍 (8)濒临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 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半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________,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________着流云火焰。
1.文中空缺处应选填的词语分别是
|
A.描绘 |
B.衬映 |
C.衬托 |
D.掩映 |
2.文中画线句所使用的表达方法是
|
A.记叙 |
B.描写 |
C.抒情 |
D.说明 |
3.“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一句中“约”能否删去?为什么?
4.这段文字说明的顺序是________。作者观察的立足点是________,文中表示方位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
5.太和殿描绘神态各异的饰龙,意在表明皇室的威严。请写出带有龙的成语(至少6个)。
6.作者明确太和殿“高28米,面积2 380多平方米”的作用是为了说明什么(用原文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