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我国传统的桥梁有三大基本形式:用梁作为桥身主要承重结构的叫“梁桥”,用拱作为桥身...

我国传统的桥梁有三大基本形式:用梁作为桥身主要承重结构的叫“梁桥”,用拱作为桥身主要承重结构的叫“拱桥”,用悬挂的缆索作为桥身主要承重结构的叫“悬索桥”,亦称“吊桥”。

在人类有历史记载以前,就有这三种桥。河边的大树被风吹倒,恰巧横跨河上,就成为“________”。两山间有瀑布,中为石脊所阻,水穿石隙成孔,逐渐扩大,孔上面层,磨成圆形,就成了“________”。一群猴子过河,一个先上树,第二个上去抱着它,第三个又上去抱着第二个。如此一个一个上去连成一串,把地上的猴子甩过河去,尾巴上的猴子抱住对岸一棵树,这就成为一串“猴桥”,形式上就是现代的“________”。所有千变万化的各种桥,都由此脱胎而来。

1.三处横线上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说明方法是________和________。

3.第二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说明方法是________和________。

4.文中划线词“脱胎”一词指什么?

5.两段文字的说明顺序一样,为什么这样安排?

 

1.梁桥;拱桥;吊桥 2.桥的三大基本形式;分类别;下定义 3.三种桥的成因或由来;分类别;作诠释 4.在文中指以后的桥大都由此演化而来。 5.由最常见的入手去写,逐渐加深,使人容易理解。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①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②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由16米到21.6米。③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④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⑤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⑦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⑧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⑨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这段文字以卢沟桥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征。

2.第②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卢沟桥的________;

第⑥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卢沟桥的________。

3.这段文字中有一个描写性的语句,它的序号是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

4.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5.这段文字共九句话,可划分为四个层次,应该怎么划分?并概括出层意。

6.第③句话中有两个词突出表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请把它找出来,然后简要地进行分析。

7.卢沟桥的结构特点是什么?试简要说明。

 

查看答案

解释词语并解释划线的字

(1)当                  

(2)景:                

(3)古                

(4)作:                   

(5)入都道:                

 

查看答案

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记载横跨陡峭就地取才

B.和谐支撑推祟巧妙绝伦

C.漳州优久弧形独一无二

D.合拢残损拱圈长虹饮涧

 

查看答案

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将序号填入括号内

(1)惟妙惟              A.xiāo         B.xiào          (   )

(2)匀                  A.chèn         B.chēng         (   )

(3)河                  A.xiáo         B.jiāo          (   )

(4)暴                  A.zhàng        B.zhǎng         (   )

(5)听                  A.qǐng         B.qīng          (   )

(6)载                  A.jiān         B.qiān          (   )

 

查看答案

故乡的桥

艾 彤

我乡三县交界处横亘一座朗概山。面向我们坪上乡,从分水坳、梅赛坳流出四条小河,三条注入资江,一条注入湘江。河上有桥二十八座。

故乡的桥多是瓦屋木桥,乡里人叫“屋桥”,石墩上架厚实的木板或石板,桥两边立木柱木梁,上盖青瓦。桥面宽敞,两侧栏杆下,铺有一尺多宽的座板,供行人歇息。桥屋正中,面向上游,设有神龛,四时供奉关公,周仓、关平侍立两旁,一派肃穆神色。

屋桥大多建于清末民初,多为殷实人家集资而建。积德行善,修路架桥,热心公益,自古蔚然成风。以后,屡毁屡修,近百年通行无阻,皆因日常起居离不开桥。

我常走的是流经我们村东小河上的那几座桥。这条长约二十华里的小河上,有回龙桥、峡山桥、时荣桥、罗家桥、三溪桥、密水桥、麻溪老桥、麻溪新桥等八座桥。我上学读书,去外婆家和大姐家做客,都要过几道河,过几座桥。走乏了,坐在桥头,看两岸风光,听桥下流水。行人川流不息,还有老者下棋的,小贩卖山果的,孩童跳绳嬉戏的,热热闹闹,我都要在桥上消磨半日,常常误了学,误了走亲良辰。二十个春秋,东桥来,西桥去,桥上留下我几许脚印,洒下我几许汗水?后来出远门走了,再也不见故乡的桥。然而,无论我走南闯北,客居他乡,故乡的桥总不离我,它常在我梦中萦绕——

呵,我梦见了故乡春日里的桥:燕子呢喃,驮一身雨水,斜斜掠过桥头。两岸绽开新绿,烟雨朦胧。满地油菜花,满山杜鹃花,桥旁边那一树树红的白的桃花、梅花,更是分外艳丽。春风吹过,片片花瓣飘落水中……

呵,我梦见了故乡夏日里的桥:桥上一团白光,瓦面腾起火浪。桥上坐满了行人,只见一片扑动的蒲扇、斗笠、汗巾。瓜豆细柔柔的藤蔓,勃勃地攀上桥来,挂一串串豆荚,披一身绿叶,宛如绿帘,掩住阳光。一阵豪雨,桥上爆起一阵阵欢笑……

呵,我梦见了故乡秋日里的桥:秋风起,秋收忙。担担金谷桥上过,田夫挥汗说辛酸。炊烟起,谁家飘来新米香……

呵,我梦见了故乡冬日里的桥:瓦上皑皑白雪,瓦沿垂挂串串冰凌,雪花儿在桥屋里旋飞,不见了行人,不见了桥……

早几年我回到家乡,梦中的桥又来到我身旁。我在桥上漫步,轻轻地抚摸桥柱桥栏。桥,依旧;流水,依旧。再细看两旁烟树人家,又似乎不像昔日的故乡,不像昔日的桥。不知何年何月火车、汽车悄悄进了山乡。峡山桥旁,两峡高空,一桥飞架,一列火车隆隆驶过。于是,家乡有了一座座铁桥。三溪桥旁,两岸中央,一桥横跨,一辆辆汽车徐徐驶过。于是,家乡有了一座座公路桥。桥,通向城乡,通向世界。从此,故乡换了新装。

呵,我仍忘不了故乡的屋桥,屋桥上,有我浓浓的情,深深的爱!

阅读上文,完成下列题目。

1.本文的体裁是________________

2.本文的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的重点内容是

A.屋桥对人们的作用及四季变化

B.屋桥的变化

C.风土人情

D.屋桥四季的特点

4.“我仍忘不了屋桥”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5.“桥,通向城乡,通向世界。”请以“桥”为喻体,写一段话。(不少于150个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