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相应的练习。(12分) 孔子祭鱼 孔子之楚,有渔者献鱼甚强...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相应的练习。(12分)

孔子祭鱼

孔子之楚,有渔者献鱼甚强①,孔子不受。献鱼者曰:“天暑远市卖之不售②,思欲弃之,不若献之君子。”孔子再拜受,使弟子扫除将祭之。弟子曰:“夫③人将弃之,今吾子④将祭之,何也?”孔子曰:“吾闻之,务施⑤而不腐⑥余财者,圣人也,今受圣人之赐,可无祭乎?

注释  ①甚强:非常恳切。 ②不售:卖不出去。 ③夫:表议论开始,无意义。 ④吾子:您。 ⑤务施:致力施舍。 ⑥不腐:不使腐烂。

1.“之”在文言文中有4种解释,请你在文中分别找出一个例句。(4分)

①代词:                         ②去,往:          

③的 :                          ④助词,无意义:          

2.翻译划横线的语句。(4分)

①思欲弃之,不若献之君子

②今受圣人之赐,可无祭乎?

3.请根据文中孔子的话推断:在对待“余财”的问题上,孔子反对的是哪种人?(2分)

4.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说的话有不少流传至今,请你默写出两句孔子的名言。(2分)

 

1.(4分)之①代词(代它或代这件事):思欲弃之②去,往,到:孔子之楚③结构助词,的:今受圣人之赐④助词,无意义,不译:天暑远市卖之不售 2.(4分)翻译:①(我本)想把它扔掉,(可这样还)不如送给您。②现在我接受了圣人的赏赐,怎能不祭祀呢? 3.(2分)孔子反对肆意挥霍财物,浪费的人。 4.(2分)参考示例: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⑤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⑦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⑧敏而好学,诲人不倦。 【解析】 1.文言虚词“之”往往有四种理解1、“代词,代人或事”2、结构助词,的3、助词,没有实在意义4、动词,去、往;学生能从文中找出相应的例句,合理即可。 2.这是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译。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要注意句子中关键性词语,了解句子间隐含的语意关系、有关的指代以及与本句有关的文中的其他信息。翻译力求表达准确为好。其中“思、祭”等重点词语要理解准确。 3.这是文言文中内容理解考点。学生能了解文本内容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内容要点,提高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 4.积累合理,书写正确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相关的诗句。(10分)

1.虎踞龙盘今胜昔,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人间正道是沧桑。

2.鲁迅先生在《自嘲》一诗中表明爱憎立场、对比鲜明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韦应物在《滁州西涧》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两句诗是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____。

4.人们常用《长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来敦促大家抓紧青春年华,好好学习。

5.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

6.朔气传金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壮士十年归。

 

查看答案

东晋书法家_________被称为“书圣”。他的____________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2分)

 

查看答案

近几年,因为一些不法商贩的炒作,部分农产品价格曾出现爆涨。面对这种现象,网上创造了一些有趣的词语进行讽刺。如用“逗你玩”讽刺绿豆涨价,用“唐高宗”讽刺糖涨价等等。那你是否知道下面这两个词是讽刺什么涨价?(2分)

算你狠:           将你军:           

 

查看答案

“花”字在汉语中有着多个义项。

如:a:象花的东西。B:作战时受的伤。C:复杂的,不真实的。D:模糊不清。

选择合适的义项,填到相应的空中。(2分)

1、她挂了。       2、他觉得两只老眼有些

3、你不要言巧语。 4、苇塘里涌起了一阵浪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划线的字注音。(4分)

气势磅bó:        张皇失cuò:     歪: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