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划线词语使用不妥当的一项是( ) (3分) A.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所以...

下列划线词语使用不妥当的一项是(     ) (3分)

A.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所以西路当面之敌锐不可当,纷纷溃退。

B.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C.此次旅游曲终幕落,我们虽已身在回程,但对喀纳斯湖那不可名状的美仍心驰神往。

D.两个强盗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荡然无存

 

A 【解析】A中“锐不可当”是褒义词,不能用在描写敌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子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

B.保尔的一生形象地告诉了我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C.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唯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D.同学们都不知道这个国庆节该怎么过?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3分)

A.眼花嘹乱晨曦血腥狼藉

B.臭名昭著荒谬憧憬疟疾

C.歪风斜气杀戮脏物揣摩

D.精疲力竭纳粹鞠恭琐屑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 (3分)

A.退(guì)水(yǎo)唐(tuí)

B.歪(zè)粉(zhǐ)蹿一蹿(cuàn)

C.寒(jìn)使(chāi)巍巍(chàn)

D.防(tí)惊(hài)跚(mán)

 

查看答案

写作(50分)

请以“让                    在心底长驻”为题写作。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可以是友情、幸福、感动、善良……)。

②要写出真情实感,严禁抄袭。

③字数不少于600字。文面整洁。

 

查看答案

哦,中学时代

①人近中年,常常ào_______悔青少年时由于贪玩或不明事理,làn________用了许多珍贵的时光。想想我的中学时代,我可算是个名副其实的“玩将”呢!下棋、画画、打球、说相声、钓鱼、掏鸟窝等等,玩的花样可多哩!

②我还喜欢文学。我那时记忆力极好,虽不能“过目成诵”,但一首诗念两遍就能吭吭巴巴背下来。也许如此,就不肯一字一句细嚼慢咽,所记住的诗歌常常不准确。我还写诗,自己插图,这种事有时上课时做。一心不以二用,便听不进老师在讲台上说些什么了。

③我的语文老师姓刘,他的古文底子颇好,要求学生分外严格,而严格的老师往往都是不留情面的。他那双富有捕捉力的目光,能发觉任何一个学生不守纪律的行动。瞧!这一次他发现我了。不等我解释就没收了我的诗集。晚间他把我叫过去,将诗集往桌上一拍,并不指责我上课写诗,而是说:“你自己看看里边有多少错?这都是不该错的地方,上课时我全都讲过了!”他的神色十分严厉,好像很生气。我不敢再说什么,拿了诗集走去。后来,我带着那本诗集,也就是那些对文学浓浓的兴趣和经不住推敲的知识离开学校,走进社会。

④社会给了我更多的知识。但我时时觉得,我离不开,甚至必须经常使用青少年时学到的知识,由此而感到那知识贫薄、残缺、有限。有时,在严厉的编jí_____挑出的许许多多错别字、病句或误用的标点符号时,只好窘笑。一次,我写了篇文章,引了一首古诗,我自以为记性颇好,没有核对原诗,结果收到一封读者客气而又认真的来信,指出错处。我知道,不是自己的记性差了,而是当初记得不认真。这时我就生出一种ào______悔的心情,恨不得重新回到中学时代,回到不留情面的刘老师身边,在那时光充yù_____,头脑敏捷的年岁里,纠正记忆中所有的错误,填满知识的空白处。把那些

由于贪玩而荒废掉的时光,都变成学习和刻苦努力的时光。哦,中学时代,多好的时代!

⑤当然,这是一种梦想。谁也不能回到过去。只有抓住自己的今天,自己的现在,才是最现实的。而且我还深深地认识到,青年时以为自己光阴无限,很少有时间的紧迫感。如果你正当年少,趁着时光正在煌煌而亲热地围绕着你,你就要牢牢抓住它。那么,你就有可能把这时光变成希望的一切,你如果这样做了,你长大不仅会做出一番成就,而且会成为一个真正懂得生命价值的人!                 (作者:冯骥才)

1.给下列拼音处填汉字。(4分)

① ào_______悔     ②làn______用      ③编jí______      ④充yù____

2.将文中第③段中“晚间他把我叫去,将诗集往桌上一拍”中的“拍”字换成“摔”,可以吗?为什么?(2分)

3.第⑤段画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其作用是什么?(2分)

4.文中的语文老师刘老师曾经没收了作者少年时代创作的诗集,并十分严厉地批评了他。你认为刘老师做得对吗?如赞同刘老师的做法,请写出理由;如不赞同,请写出你认为教师应采取的对策。(2分)

5.读了本文后,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