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2分) A.假若我们都能对那些...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2分)

A.假若我们都能对那些给我们提供方便的人说声“谢谢”,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尽到自己的力量,我们这个社会还会不和谐吗?

B.“作为文明的传播者,我们的传媒界,不能只考虑经济利益,”他顿了顿,接着说:“更应该清楚自身的社会责任,坚决抵制低俗之风,弘扬时代精神的主旋律。”

C.美国的纽约、洛杉矶、日本的东京、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中国的北京、上海,都是世界上著名的特大城市,都有申办大型国际会议的实力。

D.不少人失去了对生活品质的判断力,一味去追逐名牌,用有名的香水、手机、服装……等来显示自己生活品质高人一等,这也正是现今名牌泛滥的主要原因。

 

A 【解析】B中“说后”不能用冒号;C中“洛杉矶、日本的东京、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中国的北京”间的顿号应改成“逗号”;D中省略号和“等”不能同时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选出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

A.告罄无精打采儒雅励精图治

B.伦理刻不容缓急燥一筹莫展

C.筹划巧妙绝仑阴晦陈规陋习

D.恻隐闻名遐迩云霄涣然一新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然 (mò )沉(miǎn)胆 (què)无动于(zhōnɡ)

B.绊(jī)恣(suī)狂 (luán )相形见(cù)

C.涟(yī)慰(jí)蓄 (zhù )气吞牛(dǒu)

D.丽(qǐ)颠(pèi)护 (bì)回环折(qū)

 

查看答案

诗词文原句填空。(每空1分,共6分)

1.而现在/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2.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

4.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5.2009年7月22日,中华大地,数以亿计的人仰望苍穹,见证人类有史以来覆盖人口最多的日全食光顾中国。此时,我们思接千载,众多含有“日”字的诗句一齐涌进我们的脑海,比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等。

 

查看答案

写作: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50分)

(1)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既有阳光雨露呵护,也有寒风雪霜相伴,它们都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幸福和谐的生活,让我们品评甜蜜,懂得了珍惜;苦难艰辛的处境,使我们志怀高远,实现了超越。尊重关爱,让我们学会宽容;挫折磨难,使我们变得成熟。在经历与体验中,我们逐渐摆脱了蒙昧、自私、幼稚……我们长大了。

在成长的道路上,你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经历,有哪些与众不同的思考?请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②卷面要整洁,书写工整;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和校名。

(2)题目:             的路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卷面要整洁,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和校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后面各题。(15分)

老村与老屋

王兆胜

①每个从山村走向都市的人,大概都有一个如梦如幻的村庄记忆,也有一个关于“老屋”的深深的情结。因为它们不仅仅包裹着我们的童年、少年甚至青年时光,还成为我们这些远走天涯的游子生命的根系。

②每次回到生养自己的村庄,都有一种莫名的酸楚和愧疚涌上心头。原来记忆中的村庄和老屋渐渐被新房代替,剩下的也多颓败与凋零,一如秋后的残荷与落叶,在风中悲壮地摇曳。我已找不到自己的根脉,也挽不住逝去的岁月!上小学时必经的一条转弯抹角的胡同虽在,但已面目全非,颓败、肮脏一览无余,永远失去了原来的严整、净洁、古朴和神秘,现在连一个神奇的故事也隐藏不住了。

③还有童年的井、童年的河、童年的树、童年的鹅、童年的麦田和童年的菜园,现在都已失去了踪影。记得村边曾有一个大河湾,这是全村的鸭与鹅的天堂。每当清晨阳光洒满村庄,可爱的鸡、鸭、鹅、狗蜂拥而出,鸡们寻找自己的玩伴或飞上草垛引吭高歌,狗们追逐友伴或吠天叫日,鸭与鹅们纷纷迈着骄傲的步伐向池湾奔去。鸭子左右摇晃,步态憨厚拙笨,常因急切弄翻了自己;而鹅们则大为不同,它们头颈高昂、步履轻盈、声音清扬,是动物中的君子,真有气宇轩昂、国色天香和超凡脱俗之姿,令人叹为观止!如今村庄中的河湾枯了,鸭与鹅也看不到了,只剩下了日夜的鸡犬不宁。

④我家的老屋早已拆除,并盖上了新房,现在再也找不到原来的形象。由于缺乏先见之明,当时就连一张照片也没能留下,这令我一直耿耿于怀,因为老屋寄托着我的童年、少年、青年生活,也包裹着爷爷、奶奶、父亲、母亲以及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岁月,我唯恐一不小心将这些记忆丢失,以后就再也找不回老屋了。我曾想自己为“老屋”画一幅画,但因画技不佳迟迟没有动笔;我曾寄望于儿子,让他好好学画,将来有一天让他将我的记忆画下来,但那又是遥遥无期和不能指望的事情,因为儿子画技再高,他能画出我记忆中的海水情深吗?于是,我决定用文章将老屋描绘出来,哪怕是一个简单的轮廓也好!

⑤母亲曾告诉我们兄弟姐妹:“以后你们可别忘了小舅,是他一砖一瓦用小驴驮料,帮咱家盖起南屋的。”母亲和小舅早已离世,但母亲的话、小舅的身影却活在我的心中。1979年至1982年高考这四年,假期期间我一个人曾住过这个南屋。当时整个房间虽杂乱无章,但我用白纸将土炕上的破席糊好,坐在一只盛草的高大的竹笼之上,伏在一张大高桌上,面对南窗复习课程,虽然诵书的声音有几分悲情,但南来的风与窗外菜园里散发的清香沁人心脾!在三次高考名落孙山后,第四年我终于成功了。这个南屋所给予我的不仅是宁静的时空,还有忍受孤独和寂寞的心性与决心,更有南来的和煦之风与花之芬芳!

⑥至今,我手中没有一个老村与老屋的物件,所有的只是发黄的记忆!而且,近些年老村、老家的老旧之物越来越少,这是令人懊丧之事!好在心灵的底片上,许多记忆犹新,仿佛雨过天晴菜园里沾满露水的花朵,我要早些用笔将它们留住,尤其是那些感动过我、对我的成长和心灵有益的人与事!

随着时光的流逝,老村和老屋像凋零的花瓣一样纷纷飘落,而我却像清明时节忆起已故的亲人般将它想起,并给予它热烈而平淡、激动而冷静、亲近而遥远的祭奠,用我这个远方游子的一片素心和一夜清梦。

1.纵观全文,作者每次回到生养自己的村庄为什么会有“酸楚和愧疚”的情感呢?(3分)

2.分析文中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3.概括第⑤段所写的事件,并分析作者写这些事件的目的。(4分)

4.仿照第⑦段画波浪线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内容不限,要求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字数、句式相近。(2分)

5.文中叙写了老村和老屋的种种变化,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很普遍,请结合原文,谈谈自己的看法。(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