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摆渡老人,完成文后题目(13分) ①读中学时,学校设在邻村,与我们村有一条河...

阅读摆渡老人,完成文后题目(13分)

①读中学时,学校设在邻村,与我们村有一条河隔着,便认识了那摆渡老人。

②当时,那老人一直是我们取乐的对象。每到放学,肚子饿得直叫的我们便一窝蜂向渡口跑去,挤在那儿。渡船只要一近岸,大家便争先恐后地向船上跃去。虽然老人很有经验,未到岸边便做好回撑的准备,但超载和落水的事仍然时有发生。超载时,船上的,岸上的,都望着老人手忙脚乱的样子大笑。夏天下雨时,大家总是把伞迎着风,看着渡船被吹到离渡口好远的地方,老人一番折腾,将船撑到渡口,我们便哄笑着上了岸。

③最有意思的要数冬天(当时我是这样认为的)。冬天很冷,河面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每天早晨,当我们赶到渡口时,总看见老人在那边晃着船,好长时间,才把船晃过来。望着老人跳舞似的笨拙姿势,我们总是哄笑,一直到船靠岸。我们往往因此耽误了早读,但我们都挺愿意。于是就希望天再冷些,便可迟点起来,反正去早了也过不了河。我们都为找到一个偷懒的理由而感到高兴。当时的我们,是“心忧读书愿天寒”。

④那一天特别冷,我因有事起了个早,吃过早饭后,便不紧不慢地向学校走去。到渡口时我惊奇地发现,那老人不是我预料的那样正在“跳舞”,却已经到了这边。我和他攀谈起来。我问他:“你今天怎么这么早?”老人咳嗽了一声,缓缓地说:“许是人老了,早上总起不来。昨天听学校说耽误了学生上早读,今天我就起了早。谁知等了好长时间,才来了你一个人。”说完,便送我过河。

⑤船到河心,老人忽然回头对我说道:“你们小孩子可要好好读书啊。”那双眼中竟满含着期待和爱意,我心中一震,看着老人瘦弱的身体,沾满冰碴的白胡子,一双手冻得发紫,猛地问道:“你干啥要吃这份苦呢?”好久,老人长叹一声说道:“干啥?哎,以前我也有一个可爱的儿子,他曾吵着要上学,但终究没上成。后来他得病去了,我一直感到对不起他,我在这儿摆渡,接送你们上学,心里好受些。”谈话间,船已到岸。待我上岸后,老人把船向河那边撑去。看着老人的背影,我不再感到笨拙可笑,鼻子有些酸酸的。

⑥那天,我把老人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了。以后,我们上船再也没有起哄。于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上出现了笑容。

⑦再后来,两岸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最后一次过河时,老人对我们说:“以后不再送你们过河了,你们要记住,好好读书。”

⑧“好好读书”,这句话一直留在我记忆中。

⑨真想再见见摆渡老人。

1.本文具体描述了摆渡老人接送“我们”过河上学的辛劳。先写老人因“我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手忙脚乱,一番折腾;再写因________________,老人好不容易“才把船晃过来”;最后写老人不顾自己________________,特地起大早送“我们”过河上学。(3分)

2.第⑤段中摆渡老人说“我在这儿摆渡,接送你们上学,心里好受些”。请你用自己的语言简要说说为什么老人觉得这样做“心里好受些”。(2分)

3.第⑤段中加粗的语句表现了“我”当时____和_______的心情。(2分)

4. “摆渡老人”中的“摆渡”可以理解为老人对“我们”生活、思想上的帮助。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摆渡者”,请你展开联想,按照下面的示例仿写三个句子。(6分)

示例:(1)作家把读者摆渡到精神的彼岸。

(2)“希望工程”把贫穷的孩子摆渡到求知的校园。

仿句:                                                

 

1.恶作剧(淘气、调皮) 河面结冰    年老体弱  2.因为老人失去可爱的儿子深感痛苦,于是把父爱转移到“我们”身上(把“我们”当做自己的儿子),每天接送“我们”上学,所以觉得,“心里好受些”。 3.愧疚 感激  4.(1)父母把儿女摆渡到成人的世界。 (2)老师把学生摆渡到知识的王国。 (3)医生把患者摆渡到健康的乐园。 (4)科学家把人类摆渡到万里之遥的星球。 (5)小小电脑把我们摆渡到广阔无垠的信息海洋。 (6)米卢把中国足球摆渡到“世界杯”的绿茵场。 【解析】 1.根据故事情节的变化来感知文本内容,理解人物的情感变化过程,能做到故事情节和人物的情感变化相一致,学生填写时,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2.这里考查在语言环境中推断和理解语句含义的能力。学生应培养理解语句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的能力,能紧扣文章中心主题,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正确即可。 3.研读第五段内容,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来理解人物情感,填写合理即可。 4.开放性语言运用,没有统一答案。仿写要求句式相同或相似,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正确即可。力求做到形神兼备,语意流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完成文后题目。(11分)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________“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________“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________“散学了,——你们走吧。”

1.在________里填上恰当的标点。(3分)

2.选段开头写教堂的钟声、祈祷的钟声、普鲁士兵的号声,有什么作用?(2分)

3.“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加粗词“忽然”表明了什么?(2分)               

4.韩麦尔先生此时此刻有无数的话要说,但是他哽住了,说不下去了,是因为(   )(2分)

A.时间太少了,满肚的话一时无从说起。

B.他要离开他教的学生,心情难过。

C.想到课一结束,他就要离开这生活了四十年的地方,心中有说不出的惆怅。

D.最后一课即将结束,从此将和祖国的语言告别,留恋与失望、痛苦与悲愤到了极点,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

5.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韩麦尔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查看答案

阅读,完成题目(6分)

七律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

                   。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1.按课文内容在横线上填空。(2分)

2.体现全诗中心思想的句子是(2分)。

3.这首诗用词精炼形象,请以填空句为例加以赏析。(2分)

 

查看答案

阅读,完成文后题目(6分)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①,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②.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③地,遂得水.

导读 :自然万物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人能善于向大自然学习,则万物可为我所用,为人类造福.

注释:①管仲,隰(xí )朋:皆齐桓公时大臣,帮助桓公成就了霸业.孤竹:古国名.②迷惑失道:迷路而找不到归途.③掘:挖.

1.解释划线的词 (2分)

春往而冬(     )        迷惑失(      )

2.翻译(2分): 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

3.文中故事是成语___    __的来历,现比喻______       ______。(2分)

 

查看答案

下列语句非常巧妙地用某些动物来比喻各种类型的人,你能说出各自所用动物名称吗?(任选两题作答)(2分)

例:立场不稳见风使舵的人:变色龙  

A、笑脸相迎两面三刀的人:       

B、一毛不拔吝啬钱财的人:      

C、孤陋寡闻见识不广的人:      

 

查看答案

写出两句抒发爱国情怀的古诗文。(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