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请仿照例句,再写两个你对“语文”理解的比喻句:(4分) 例: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

请仿照例句,再写两个你对“语文”理解的比喻句:(4分)

例: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仿:语文是                                                      

语文是                                                      

 

只要格式正确,比喻恰当即可(参考:语文是色彩缤纷的花园,让人流连忘返;语文是意境深远的诗歌,让人惊叹不已;语文是旋律优美的音乐,让人听之动容) 【解析】开放性语言运用,没有统一答案。仿写要求句式相同或相似,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正确即可。力求做到形神兼备,语意流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默写。(8分)

1.感时花溅泪,             。(《           》)

2.                 ,铁马冰河入梦来。(作者            

3.商女不知亡国恨,             

4.海内存知己,               

5.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                                 ,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查看答案

完成下列成语:(4分)

故弄    虚      风   残年          指一算          理力争

 

查看答案

看拼音写汉字:(4分)

万lài(   )俱寂    yān (     )红   抽yē(     )  mù(      )集

 

查看答案

作文(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花一世界,每一样事物、每一份情感都是一个自足的世界,都需要阳光、需要理解、需要肯定、需要实现自我的意义,也都需要你用自己的心去读懂它。

请以“我读懂了______________”为题作文。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不少于500字  (3)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题目。(13分)

摸书

冯骥才

  ①名叫莫拉的这位老妇人嗜书如命。她认真地对我说:“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在书里。”“世界上没有的一切也在书里。把宇宙放在书里还有富裕。”我说。她笑了,点点头表示同意,又说:“我收藏了4000多本书,每天晚上必须用眼扫一遍,才肯关灯睡觉。”

  ②她真有趣。我说:“书,有时候不需要读,摸一摸就很美,很满足了。”她大叫:“我也这样,常摸书。”她愉快地虚拟着摸书的动作。烁烁目光真诚地表示她是我的知音。

  ③谈话是个相互寻找与自我寻找的过程。这谈话使我高兴,因为既找到知己,又发现到自己一个美妙的习惯,就是摸书。

  ④闲时,从书架上抽下几要新新旧旧的书来,或许是某位哲人文字的大脑,或许是某位幻想者迷人的呓语,或许是人类某种思维兴衰全过程的记录——这全凭一时兴趣,心血来潮。有的书早已读过,或再三读过,有的书买来就立在架上;此时也并非想读,不过翻翻、看看、摸摸而已。未读的书是一片密封着的诱惑人的世界,里边肯定有趣味更有智慧;打开来读是一种享受,放在手中不轻易去打开也是一种享受;而凡读过的书,都成为有生命的了,就像一个个朋友,我熟悉它们的情感与情感方式,它们每个珍贵的细节,包括曾把熄灭的思想重新燃亮的某一句话……翻翻、看看、摸摸,回味、重温、再体验,这就够了。何必再去读呢?

  ⑤当一本古旧书拿在手里,它给我的感受便是另一般滋味。不仅它的内容,一切一切,都与今天相去遥远。那封面的风格,内页的版式,印刷的字体,都带着那时代独有的气息与永难回复少的风韵,并从磨损变黄的纸页中生动地散发出来。也许这书没有多少耐读的内涵,也没有多少经久不衰的思想价值,它在手中更像一件古旧器物。它的文化价值反成为第一位了,这文化的意味无法读出来,只要看看、摸摸、就能感受到。

  ⑥莫拉说,她过世的丈夫是个书虫子。她藏书及其嗜好,一半来自她的丈夫。她丈夫终日在书房里,读书之外,便是把那些书搬来搬去,翻一翻、看一看、摸一摸。每每此时,“他像醉汉泡在酒缸里,这才叫真醉了呢!”她说。她的神气好似看到了过去一幅迷人的画。

  ⑦我忽然想到了一句话:“人与书的境界是超越读。”但我没说,因她早已懂得。

1.莫拉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在书里”,作者却说“世界上没有的一切也在书里”。请你联系实际,谈谈这两句话分别蕴涵着什么意思。(2分)

2.文章第③自然段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1分)

3.作者在文章第④段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对未读和已读过的书的具体感受,你对读书有过什么样的感想,请你结合自己的经历谈一谈。(3分)

4.围绕着“摸书”这一线索,作者记叙了他和莫拉之间的一次思想上的交流,你认为他们为什么都喜欢“摸书”?是不是他们就不读书了呢?(3分)

5.根据文章内容说说你对 “人与书的境界是超越读”的理解。(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