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当父母的往往喜欢这样抱怨自家的孩子:“你看,人家的孩子……”这句话说得节省又含蓄,不过,个中滋味也只好由那“自家的孩子”慢慢地体会。
A.如果你是“自家的孩子”,定会知道父母想要说的是:
(2分)
B.假如你不是“自家的孩子”,听到别人父母说出这样的话来,他的言外之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默写。(10分)
1.心中的风雨来了,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3.谁道人生无再少? , 。
4._______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
5.门前流水尚能西,___________________。
6. ,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 。
7.海上的夜是柔和的, , 。
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深秋的天平山,枫叶正红。去天平山可以饱揽那五彩斑澜的美丽景色。一个小时后,我们以经登上了天平山顶。从山上眺望,开阔的视野,碧兰的天空,让我们心旷神怡。
|
错别字 |
|
|
|
|
|
改 正 |
|
|
|
|
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quán) _ 释 危言(sǒng)______听
(jiǒng) 迫 摇摇欲(zhuì)______
请以“想看见你的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修既治滁之明年①,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②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丰乐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③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④其山川,道⑤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注释】①明年:第二年。②顾:向四周看。③幸:庆幸。④因为本:于是就根据。⑤道:称道。
1.解释划线的字或短语。(4分)
(1)林壑尤美( ) (2)山行六七里( )
(3)晦明变化者( ) (4)修既治滁之明年( )
(5)窈然而深藏(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3.选出下面对甲、乙两段相关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2分)
|
A.甲段中“环滁皆山也”从大处着笔,简练而形象地写出了滁州的地理特征。 |
|
B.甲、乙两段中“名之者”“山水之乐”“修之来此”的三个“之”的用法相同。 |
|
C.甲、乙两段均写到了“四时之景”,但各自描绘的景物特征有比较大的差异。 |
|
D.甲、乙两段花大量笔墨描写山泉,绘声绘色,细腻真切,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
4.结合乙段的具体内容,说说欧阳修取名“丰乐亭”的深刻用意。(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