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和生命拉钩 ①那时我在医院做阑尾炎手术,五岁的女儿像个小大人似的跑前跑后地照顾我...

和生命拉钩

①那时我在医院做阑尾炎手术,五岁的女儿像个小大人似的跑前跑后地照顾我,让疼痛不知不觉地渐渐远离了我。她就像一个小小的太阳,走到哪里,就在哪里点燃一个春天,那里就会春意盎然,鸟语花香。

②女儿的乖巧使得病房里的每个人都很喜欢她,尤其是邻床的一个老太太,看来是个重病患者,行动很不方便,连说话都很吃力的样子,可是每当看到我的女儿的时候,她的一双眼睛便闪着光亮,跟着她的身影不停地转动。女儿也喜欢她,偷偷跟我说她像死去的奶奶。她常常爬到老人的床上去,缠着她讲故事。老人的故事很好听。但是很显然,她很累,每讲完一个故事,额头上都会沁出一颗颗豆大的汗珠来。但每隔一会儿,她还会把女儿叫过去,接着给她讲故事,她知道这是她唯一可以让孩子坐到她床边的办法。在讲过第5个故事之后,她咯血了。护士一边批评她一边给她按摩,她憨憨地笑着说:“俺只想跟孩子多说会儿话。”

③医生说她的病情非常严重,现在就是靠药物来维持着。当初是一个好心人救了她,把她送到医院来的,她靠拾荒为生,一个亲人都没有,拿不出钱来治病。医院已经为她垫付了2000多元了,医院召开了紧急会议,就是否继续为老人提供无偿治疗展开讨论,最后大多数人都认为那是一个“无底洞”,而医院毕竟不是慈善机构,都同意给老人停药。停药就意味着宣判了她的死刑。在拔掉那些针管之前,几个善良的医生凑钱给她买了新衣服。在给她穿上新衣服的时候,护士们低声和我们说,或许那是她的最后一个夜晚了。她也意识到属于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她和护士说出了她的心愿。

④谁都没有想到,她最后的心愿竟然是想搂搂我的女儿。连她自己都觉得这个要求

是那样“过分”,谁会和一个将死的人躺在一个被窝啊!当医生向我们转达了她的愿望的时候,我们甚至来不及思考就一口回绝了,女儿不明就里,大声嚷嚷着要去,原因是可以听奶奶讲很多很多好听的故事。我完全可以理解一个没有亲人的老人将死的时候那种孤寂,那是比死亡更可怕的黑暗,可是我不能,也不敢让小小的女儿那么小就那么近距离地懂得死亡的含义。我叫家人把孩子领回家,孩子撅着嘴,很不情愿地跟着家人离开了。忽然,她像丢了什么东西似的又跑了回来。她来到老人床边,在老人耳边小声嘀咕着什么,还神秘兮兮地把手伸进老人的被窝里。我们看到,老人微笑着向她点了点头,仿佛她们之间已经达成了某种默契一样。

⑤小小的太阳走掉了,病房里顿时变成了萧瑟的秋天,处处弥散着衰败和哀伤的味道。那个夜里,我很难入睡。我朝老人她那里望过去,借着月光,我看到老人的身子不停地抖动着,但是没有一声痛苦的呻吟,我想她是在死亡的边缘挣扎着吧,却没有一个人,没有一双手可以帮帮她。那个夜晚很平静,没有因为死亡临近一个生命而感到惊惧,窗外的月光反而有些美丽,我不停地在想一个问题:女儿和老人偷偷地说了什么呢?

⑥第二天早晨,护士来给老人把脉,发现老人的脉搏跳动正常,老人还活着,而且呼吸还比前些天顺畅了许多。第三天,老人说她有饿的感觉了。她喝了我的家人为她熬的鸡汤。接下来的几天里,老人一天比一天好了起来,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她能自己支撑着坐起来了。这在我们这个医学落后的城市,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奇迹。

⑦一周后,女儿来了,她给老人带来了一个毛茸茸的布娃娃,她说那个布娃娃就是她,让奶奶晚上搂着睡觉,就像搂着她一样。老人的眼睛又开始闪着光亮,跟着她的身影不停地转动。女儿忽然“严肃”了起来,她握住老人的手,当着所有人的面,对我说:“爸爸,我又有奶奶了,我想让奶奶回家去住。”我被这突如其来的“郑重决定”弄了个措手不及。女儿说她离开医院的那天,跟老人许下了一个诺言,她让老人等着她再来。她要给她一个大布娃娃,还要认她做奶奶。“说话就要算数,我们还拉钩了呢,”女儿怕我不同意,强调说:“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我使劲地点了点头,眼里含满泪水。为老人,也为我的女儿。

⑧院长听说了女儿和老人拉钩的故事之后,又一次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尽全力医治老人的病。“就算是为了一个孩子纯真的心愿。”那是院长在会议上说的最后一句话。

⑨老人出院,住到了我们家。女儿终于如愿以偿地睡到了老人的身边,她又缠着老人讲故事了,老人有些累,说明天给你讲两个,把今天的补上。“好,拉钩。”我又听到女儿说:“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⑩夜里的时候,我过来给她们盖被子,我看到那双嫩嫩的胖乎乎的小手和那双骨瘦如柴的苍老的手握在了一起,像一幅摄影作品,极尽和谐之美。像这个世界某个地方正在完成的某种仪式,向我暗示着一种生命的真谛:生命需要爱来传递。爱,会让生命生生不息

1.联系全文说说标题“和生命拉钩”指的是什么?(4分)

2.根据第②段画横线句子,简要分析老人的心理,并说说这段内容在全文的作用。(4分)

3.阅读下面两个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词语的作用。(4分)

(1)我使劲地点了点头,眼里含满泪水。为老人,也为我的女儿。

(2)女儿终于如愿以偿地睡到了老人的身边。

4.文章两次写到医院对老人的医治问题召开紧急会议,作出了不同的决定。请你概括出医院作出的决定及每次的原因。(4分)

(1)第一次:                                                                 

(2)第二次:                                                                 

5..文章的结尾说,“……向我暗示着一种生命的真谛:生命需要爱来传递。爱,会让生命生生不息”,请联系文章的内容与生活体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感悟。(4分)

 

1.女儿与身患重病的老人拉钩许下诺言:让老人等她回来,并送老人布娃娃、认老人做奶奶,这让老人在医院停药后病情不可思议地好转,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大意对即可,答出“拉钩”的具体内容得2分,答出“生命的奇迹”具体内容得2分,共4分) 2.(1)这些描写充分表现了老人内心的孤苦,写出了老人对亲情和爱的渴求。⑵这一段的内容为后文写老人最后的心愿、与女儿拉钩创造生命的奇迹等内容作铺垫。(大意对即可,答出前一点得2分,答出后一点得2分,仅答“为下文作铺垫得1分”,共4分) 3.⑴“使劲”点头,“满含”泪水,这两个词语充分表现了“我”被女儿的举动与老人的心愿而感动,并与前面写“我”拒绝老人的心愿的内容形成对比,也写出了“我”因自私而愧疚的心理。(2分,要点中答出“感动”与“愧疚”即可分别得1分。) ⑵“如愿以偿”说明了女儿对老人的爱是纯洁、真诚、无私的,从一开始就有这个愿望,呼应了前文内容。(大意对即可,要点中答出“纯洁”“真诚”“无私”中两点可得2分。) 4.⑴第一次:决定停止为老人提供无偿治疗,因为老人的病是个“无底洞”,医院难以负担;(2分,写出大意即可) ⑵第二次:决定全力医治老人的病,因为被女儿与老人拉钩创造生命的奇迹、被女儿纯真的心愿所感动。(2分,写出大意即可。) 5.答案示例:爱是一个生命对另外一个生命亲近、相伴的渴望,是灵魂的融合,会产生无穷的力量。文中女孩对老人爱的诺言,使老人有力量与病魔作斗争,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汶川大地震中无数中华儿女对灾区人民贴心的援助,给了他们生的信念与希望,爱在中国传递,汶川在废墟中崛起。 【解析】 1.赏析文题的妙处一般要从内容、主题、结构手法等几方面进行鉴别欣赏。此处是文题有女儿与身患重病的老人拉钩许下诺言的意思,答出“拉钩”的具体内容,答出“生命的奇迹”具体内容。 2.分析语段在文章中的作用,学生应观察语段所在文章的位置来判断其在文章中结构与内容的作用。此处,在结构上是为下文做铺垫,在内容上写出了老人对亲情和爱的渴求。 3.这里考查在语言环境中推断和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学生应培养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的能力,能紧扣文章中心主题,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正确即可。 ⑴答出“感动”与“愧疚”即可;⑵答出“纯洁”“真诚”“无私”中两点即可。 4.学生感知文本,学会在文章中找出照应的内容,又要学会概括内容的能力。学生能写出大体意思即可。 5.本题是开放性的,能联系文章内容谈,言之有理;能联系生活写出体验;如果句子表达优美,感悟独特,或联系事例贴切感人则更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题目。

湛江的气度

①人们说城市是有个性、有魅力的,就像人一样。如果说广州是个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深圳是个时尚的摇滚乐手,那么湛江就是一个男中音歌手。他虽然没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不引领潮流,不具有时尚的风情,但他从容、谦和,有文化底蕴,举止投足中体现着一种独特的气度。

②湛江的气度来自天然气势。面向南海,依托大港,拥有特呈、南三、硇州、东海等大小海岛和富饶美丽的海湾,上天赋予湛江海的性格,海的胸怀,也赋予湛江海的气魄海的度量。可以说,在中国,在世界,繁华的都市不少,他们或许有铁路,有机场,或许有码头有港口,也或许有更发达的工商业,但象湛江这样同时拥有这样众多的岛屿,这样延绵几百里的海岸线,这样的深水良港,这样丰富的海产以及这样蓬勃的海洋产业确实不多。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形成和造就了湛江拥抱海洋,拥抱世界八方,拥抱美好未来的气势。

③湛江的气度来自文化品位。积淀厚重的雷高文化如一条历史长河滋润着这片土地,又如一位慈祥的母亲哺育着这片土地。其实,湛江的文化并不仅仅体现在一首雷歌,一尊石狗,一座祠庙上;也不仅仅体现在几所省内外有名气的高校、一张老牌的报纸、一个有影响力的网站……更重要的是,它已经上升为湛江人对文化的崇尚和追求。在文化艺术领域,湛江有一批有影响力的艺术人才,有闻名海内外的民间艺术。

④湛江的气度来自包容和涵养。漫步湛江街头,你就会惊奇地发现,湛江的饮食包罗全国,什么北方水饺、云南米线、兰州拉面……当然这些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缩影,包容其实还有更深更宽广的意义。这里不说别的,先说湛江市区的人口构成。有人说10个人中,有一个港务局人,一个南油人,一个部队人(当然包括家属),一个高校人,还有一个是农垦人。如果说港务局、农垦早期为湛江的发展注入了时代的生机,那么部队、南油和高校就是源源不断地为湛江的文化、观念和精神输入新鲜的养分。未来的湛江还会有石化人和钢铁人,他们将为湛江带来新的科技和文化元素。有包容就有涵养。不说别的,就说普通话的普及和流行,湛江就比相邻的很多城市要好得多。

⑤湛江的气度来自优悠和从容的生活态度。多少人走一趟深圳和珠海回湛江就唉声叹气,妄自菲薄,这是不必要的。其实我们看到的只是别人的客厅,而未看到他们的犄角旯旮。前不久前香港一个旅游团来湛江观光,他们对湛江的清新空气和蓝天情有独钟,那种羡慕与贪婪的欣赏真让我骄傲。更没想到的是,其中一位竟然在一天内决定购房以日后养老,那利索和豪爽,分明让人读懂了她对湛江的神往。民以食为天。湛江人吃得天然,活得自然与滋润。尤其对海鲜,湛江人对吃得科学,也吃出了传统,吃出了文化,“中国海鲜美食之都”名符其实。清晨的茶楼,黄昏的公园,假日的海滩……处处可看出热闹而不拥挤,有活力而不浮澡,几分淡定、几分优悠与从容。

⑥湛江的气度来自进取和不甘落后的精神。湛江人把海湾当作城市建设的主轴,描绘了“一湾两岸”的城市建设蓝图:围绕海湾形成一个片区、四个组团----西岸形成赤坎至霞山片区以及麻章、临港工业基地两个组团;东岸形成坡头组团;南岸形成东海岛组团。这幅蓝图标志着港城的发展方向:工业南移,城市东扩,港城由带状向块状发展。这幅蓝图是绿色的,它充分展示了城市的海滨特色和生态宜居的魅力。这幅蓝图是宏大的,它充分展现了大都市的气魄和不甘落后的精神风貌。

⑦如果说历史文化名城是厚重的史诗,年轻城市是一本色彩斑斓的画册,那么湛江应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他令人难忘,耐人寻味;又如果说历史文化名城是陈年老酒,年轻城市是时尚的易拉罐,那么湛江就是一壶酽茶。就让我们细细地品味和享受湛江的醇厚,湛江的甘芳吧。

1.作者说湛江是一个有气度的城市,文章从哪些方面来论证这一观点的?(5分)

2.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这幅蓝图是绿色的,它充分展示了城市的海滨特色和生态宜居的魅力。

3.请从表达方式的角度,举例简析文章末段语言运用的表达效果。(5分)

4.湛江的气度来自海洋,但是现在社会对大海的污染十分严重,请你根据平时的观察和思考,提出两点关于防止海水污染的建议。(4分)

(1)                                                                        

(2)                                                                        

 

查看答案

根据上下文的提示,补写出古诗文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四面边声连角起,           ,                        。(范仲淹《渔家傲》)

3.                       ,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考查(6分)

为了加强对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交通安全法规意识和安全文明意识,学校开展了“交通安全教育”系列活动,特别邀请你为这次活动做以下工作。

1.请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2分)

2. 请围绕主题活动设计两项活动内容。(4分)

                                                                         

 

查看答案

课内文言文阅读(共15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文中画线的句子的句式是(    )(2分)

A、省略句    B、判断句      C、被动句

2.下面句中划线字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可爱者甚(多)

清涟而不妖(洗涤)

③亭亭净(种植)

④可远观而不可玩焉(亲近而态度不庄重)

⑤陶鲜有闻(陶渊明的后代、后裔)

A、①  ②  ③       B、②  ④  ⑤

C、①  ②  ④      D、③  ⑤  ⑥

3.用上面文段中的原句回答。(2分)

(1)、文中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语句

是:                            

(2)、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

是:                                   

4.《爱莲说》一文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旨在托物言志。文中牡丹、莲花各比喻生活中的什么人?你怎样看待拜金主义者信奉“有钱能使鬼推磨”的“牡丹之爱”?(4分)

“牡丹”比喻                                                 

“莲花”比喻                                                  

看法:                                                     

5.“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从字面的角度而言,是说爱牡丹的多而爱莲者少,作者的言外之意是:                    ,这句话讽刺的社会世态是:                             。(2分)

6.下列诗句中咏菊的有        ,咏莲的有        ,咏牡丹的有        。(3分)

A、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B、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C、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D、惟有绿荷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E、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查看答案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而湛江的天空依然湛蓝,海滩依然迷人,红嘴鸥依然栖息在船头。

②发展经济固然非常重要,保护环境更是刻不容缓。

③那个时候,我们才真正为家乡的美丽而微笑,为湛江的发展而自豪!

④要是机器轰鸣了,高炉烧红了,码头繁忙了。

⑤许多人为钢铁、石化、造纸等大型工业项目入驻湛江而兴奋,认为湛江迎来了繁荣大发展时代的时候,我却陷入了深思。

A.③⑤④②①

B.④⑤②①③

C.⑤②④①③

D.②④①③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