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下文的提示,补写出古诗文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四面边声连角起, , 。(范仲淹《渔家傲》)
3. ,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综合性学习考查(6分)
为了加强对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交通安全法规意识和安全文明意识,学校开展了“交通安全教育”系列活动,特别邀请你为这次活动做以下工作。
1.请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2分)
2. 请围绕主题活动设计两项活动内容。(4分)
① ②
课内文言文阅读(共15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文中画线的句子的句式是( )(2分)
A、省略句 B、判断句 C、被动句
2.下面句中划线字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可爱者甚蕃(多)
②濯清涟而不妖(洗涤)
③亭亭净植(种植)
④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亲近而态度不庄重)
⑤陶后鲜有闻(陶渊明的后代、后裔)
A、① ② ③ B、② ④ ⑤
C、① ② ④ D、③ ⑤ ⑥
3.用上面文段中的原句回答。(2分)
(1)、文中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语句
是: 。
(2)、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
是: 。
4.《爱莲说》一文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旨在托物言志。文中牡丹、莲花各比喻生活中的什么人?你怎样看待拜金主义者信奉“有钱能使鬼推磨”的“牡丹之爱”?(4分)
“牡丹”比喻
“莲花”比喻
看法:
5.“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从字面的角度而言,是说爱牡丹的多而爱莲者少,作者的言外之意是: ,这句话讽刺的社会世态是: 。(2分)
6.下列诗句中咏菊的有 ,咏莲的有 ,咏牡丹的有 。(3分)
A、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B、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C、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D、惟有绿荷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E、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而湛江的天空依然湛蓝,海滩依然迷人,红嘴鸥依然栖息在船头。
②发展经济固然非常重要,保护环境更是刻不容缓。
③那个时候,我们才真正为家乡的美丽而微笑,为湛江的发展而自豪!
④要是机器轰鸣了,高炉烧红了,码头繁忙了。
⑤许多人为钢铁、石化、造纸等大型工业项目入驻湛江而兴奋,认为湛江迎来了繁荣大发展时代的时候,我却陷入了深思。
|
A.③⑤④②① |
B.④⑤②①③ |
C.⑤②④①③ |
D.②④①③⑤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
A.专家认为,稳定物价总水平是完成“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 |
|
B.教育布局规划是否科学、资源配置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能否均衡发展。 |
|
C.文化体制的完善涉及到消费、生产、传播和创作等文化再生产的各个环节。 |
|
D.你知道我也十分爱好吹笛子,而且吹得很糟。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两个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地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了。 |
|
B.你们学校打排球的水平实在高,我们甘拜下风。 |
|
C.中国乒乓球队在世界赛场屡创佳绩,实属妙手偶得。 |
|
D.我们就是要虚张声势,把全班同学的学习热情鼓动起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