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次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词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1)我武装力量,除补上野战军和地方军一年多 ( )战争的消耗以外,还增加了大约二十万人左右。
(2)拂晓前,契柯拉耶夫所属的那一连红军,在猛烈的炮火( )下,直奔方场,占领了那座桥。
(3)这一支和坟上的快点完的那一支一模一样,( ) 是一对。
(4)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 )。
A、热烈 埋伏 赫然 赞叹 B、激烈 遮蔽 显然 赞赏
C、激烈 掩护 显然 惊叹 D、猛烈 掩护 明显 赞扬
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张慌失措 荡然无存 永垂不朽 提防
B、眼花缭乱 名副其实 响彻云宵 泄气
C、锐不可挡 月明风清 转弯抹角 覆灭
D、不可名状 独一无二 丰功伟绩 惊骇
下列各项中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歼灭(qiān) 拂晓(fú) 溃退( kuì) 箱箧(qiè)
B、管辖(xiá ) 荒谬 (miào) 寒噤( jìn) 瓦砾(li)
C、仄歪(zè) 地窖(yáo) 逃窜(cuàn) 瞥见(biē)
D、阻遏(è) 制裁 (cái) 杀戮 (lù) 赃物(zāng)
凿壁借光(10分)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②人大姓文不识③,家富多书,衡乃与④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感叹,资⑤给以书,遂成大学⑥。
[注释]①逮:及,到达。②邑:同乡。③文不识:一个人的名字。④与:帮助。⑤资:借。⑥大学:大学者,很有学问的人。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⑴衡乃穿壁引其光 ( ) ⑵以书映光而读之( )
⑶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 ) ⑷遂成大学( )
2.对文中划线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我愿意得到你家的书,读遍它。 |
|
B.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全部读一遍。 |
|
C.我愿意得到你家的书,全部读一遍。 |
|
D.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读遍它。 |
3.文章表现了匡衡什么精神?(3分)
作文( 50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文。
跨入初中的门槛,追求远大的理想,走进美丽的家园,触摸科学与时尚。生活是幸福的,但也是痛苦;生活是愉快的,但也有伤心……生活是酸甜苦辣的,是丰富多彩的!请以“我从来没有这样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在文题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如幸福、愉快、自信、懊悔、伤心、生气等),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得抄袭试卷中的阅读材料。
名著导读(8分)
(1)母亲啊!
撇开你的忧愁,
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
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
小小的花,
也想抬起头来,
感谢春光的爱——
然而深厚的恩慈,
反使她终于沉默。
母亲啊!
你是那春光吗?
(2)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1.这两首小诗是选自我国著名女诗人__________的《繁星》《春水》,这些小诗是诗人在印度诗人泰戈尔《____________》的影响下写成的。(2分)
2.第一首小诗主要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你又是如何理解这种情感的?(3分)
3.第二首诗中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举一例并分析其好处。(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