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凿壁借光(10分)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

凿壁借光(10分)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②人大姓文不识③,家富多书,衡乃与④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感叹,资⑤给以书,遂成大学⑥。

[注释]①逮:及,到达。②邑:同乡。③文不识:一个人的名字。④与:帮助。⑤资:借。⑥大学:大学者,很有学问的人。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⑴衡乃穿壁引其光 (      )         ⑵书映光而读之(     )

⑶衡乃与佣作而不求偿   (      ) ⑷成大学(    )

2.对文中划线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愿意得到你家的书,读遍它。

B.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全部读一遍。

C.我愿意得到你家的书,全部读一遍。

D.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读遍它。

3.文章表现了匡衡什么精神?(3分)

 

1.(4分)⑴打穿,穿破     ⑵把(或拿) ⑶代主人     ⑷于是,就 2.(3分)D 3.(3分)答出勤奋刻苦或勤学苦读之意即可 【解析】 1.这是对文言实虚词考点的考查。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这是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译。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如:“愿、遍”等重点词语要理解精准。D选项最准确。 3.这是考查对文言文中心主题理解和表达。要求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本题能答出勤奋刻苦精神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作文( 50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文。

跨入初中的门槛,追求远大的理想,走进美丽的家园,触摸科学与时尚。生活是幸福的,但也是痛苦;生活是愉快的,但也有伤心……生活是酸甜苦辣的,是丰富多彩的!请以“我从来没有这样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在文题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如幸福、愉快、自信、懊悔、伤心、生气等),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得抄袭试卷中的阅读材料。

 

查看答案

名著导读(8分)

(1)母亲啊!

撇开你的忧愁,

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

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

小小的花,

也想抬起头来,

感谢春光的爱——

然而深厚的恩慈,

反使她终于沉默。

母亲啊!

你是那春光吗?

(2)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1.这两首小诗是选自我国著名女诗人__________的《繁星》《春水》,这些小诗是诗人在印度诗人泰戈尔《____________》的影响下写成的。(2分)

2.第一首小诗主要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你又是如何理解这种情感的?(3分)

3.第二首诗中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举一例并分析其好处。(3分)

 

查看答案

平分生命

①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她是他唯一的亲人。所以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

②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血液太昂贵,男孩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免去了手术费。但不输血妹妹就会死。

③作为妹妹唯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和妹妹相符。医生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男孩开始犹豫,10岁的大脑经过一番思考,终于点了点头。

④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着邻床上的妹妹微笑。抽血完毕,男孩声音颤抖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

⑤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间又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在男孩10岁的大脑中,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在那一瞬间,男孩所做出的决定是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定了死亡的决心。

⑥医生的手心渗出了汗,他紧握了男孩的手说:“放心吧,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

⑦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还能活多少年?”

⑧医生微笑着,充满爱心地说:“你能活100岁,小伙子,你很健康!”男孩高兴得又蹦又跳。他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就又挽起了胳膊——刚才被抽血的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每人活50年!”

⑨所有的人都震惊了,这不是孩子无心的承诺,这是人类最无私纯真的诺言。

1.本文的主人公是谁?(2分)

2.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什么感情?(2分)

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每人活50年!”

3.从全文看,“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表现在哪两件事上?请简要概括。(2分)

4.文中的男孩具有怎样的品质?(2分)

5.请概括文章的中心。(2分)

 

查看答案

①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mí)    、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②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③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④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⑤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A.花的不幸是指十年前家门外的那株花,没人照料,甚至被人为地破坏。

B.人的不幸是指“我”遭受了一些不公正的待遇,英雄无用武之地。

C.人的不幸是指像“我”一样,遭遇一些意外或不顺。

D.花的不幸是指花不被人赏识,它的美毫无价值。

1.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帆”、“闪光的花的河流”,文章中这些语句表现了紫藤萝花的什么特点?(2分)

2.写出文章描写眼前紫藤萝茂盛的一个句子。(2分)

3.这段文字运用的修辞方法有哪几种?请分别举例说明。(4分)

4.找出文章中有哲理的一句话,谈谈你的理解。(4分)

 

查看答案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①昂 首 观 之,项 为 之 强。              (1分)

②使 之 冲 烟 而 飞 鸣,作 青 云 白 鹤 观。(2分)

1.解释下面划线的词语。(2分)

①项为之     强:                

②果如鹤云端 唳: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①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②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3.文章写了“我”看到“鹤唳云端”的景象和遇到那个“庞然大物”的经过,这两件事有什么相同点?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