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9分) 徜徉于桃花潭畔,A、初夏的阳光已有了些许暖...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9分)

徜徉于桃花潭畔,A、初夏的阳光已有了些许暖意。尽管同属江南且pí  邻而居,但我们踏上安徽土地,B、青山绿水被午后的阳光镀上温暖的色彩。那风那水那景色被徽墨的儒香、徽商的智慧、黄梅戏的清新和古典诗词的儒雅熏染过,C、显得那样雅静qiǎn  绻,悦目怡人。D、但凡烙着地域元素和色彩的人文、物事、景致,都会成为一座古城,一个古村落唯美的韵角,令人神往。

1.给下面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桃花潭              烙        着     pí        邻       qiǎn    

2.“徜徉”的意思是                                     。“悦目怡人”一词中的“怡”意思是                        。(2分)

3.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它的正确写法是           。(2分)

4.“总有一种新奇的感觉”这个句子因排版遗漏,现需还原,应放在      处。(1分)

① A       ② B        ③ C        ④ D

 

1.pàn   lào  毗 缱   每个1分 共4分 2.安闲自在地步行;快乐;愉快。每小题1分,共2分。 3.韵角 韵脚 4.② 1分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拼音写汉字以及根据汉字写拼音的能力。根据平时的积累以及具体的语境来写拼音以及汉字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根据词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意思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辨别汉字正误的能力。区分开“角”与“脚”的意思即可。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语段意思的能力。根据语段的前后文来选择相应的句子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作文:寻找           

要求:①若选择题目一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

③文体自定,字数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

④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3分)

转身·遗憾

(1)有时候一转身,我们就会彼此天涯;有时候一转身,那个身影就会被算月冲刷。然而,那个雪夜,那支玫瑰花,不会因时光的流逝而淡远,只会因流年的脚步而涌上心来……

(2)去年的12月25日,是一个冰花弥漫的雪天。那纷纷扬扬的雪,装点着已经洋洋喜气的圣诞,让人感到一阵狂热的雪色浪漫。

(3)夜晚,我们一家人去就餐,一直吃到了10点。

(4)从餐厅的侧门出去,是一条僻静的几乎未经人踩过的雪路,路面在冷清的月光下闪着暗光,不禁给人增添了几分寒意。

(5)忽然一个手拿数枝玫瑰花的年轻男人走到我的身旁,递给了我一枝玫瑰花。

(6)我摇摇手说:“谢谢,你的花很漂亮,但是今天我并不需要它。”

(7)那个年轻男人微笑着说:“不管你买不买,这枝花就当是我送给你的,今天是圣诞节,祝你快乐!”

(8)我不禁有些愕然了,在这个寒冷的的圣诞节,居然有一个陌生人送我一枝玫瑰花!正是因为有了他的真挚祝福和他的花,我也有了别样的幸福和暖意。

(9)心里幸福、感动和温暖的我,走着走着,心里顿时萌生了一种愧疚。我想,一个人走在这样寒冷的冬天卖花,是多么的不易呀,而我呢,不但是白白接了这枝花,也没有多在问候和感谢他。当我意识到,转身再寻找他时,在我眼前的,只有一片白茫茫的小路和飘飘扬扬的雪花!

(10)夜,一次比一次深了,但都市的舞台仍是人影绰绰,灯火通明;那一棵棵缀满雪花的无名树,像是一对对情侣,享受着美丽浪漫的夜空。可是年轻人,为什么你不能再等一等、等一等我,哪怕再让我转一下身、再让我回一下头、再让我跟你说一声谢谢呢?

(11)带着满怀的遗憾走在归家的路上,我把手中的玫瑰花拿到脸庞前:她的花瓣已经不再鲜艳;她的气味已不在芬芳。是因为寒冷的天气吞噬了她的美艳,还是因为我的遗憾使她面容憔悴?

(12)回到家,我迅速地将花插到了水里,恳切地希望她能多吸一点水,重新获得自己的靓丽,从而获得一点心理安慰。我想我现在能够做的,也只有奋力挽留住这仅有的美好了吧,错过了以后还能做些什么呢?

(13)我望着这朵花,想着发生夜晚的一幕幕,突然感概万分:有些人有些事,错过了就是永远,一转身就是一辈子。每当我们转身回望,才发现曾经的日子已经走远,无法追寻;才感到自己对逝去生活的力不从心,怀有遗憾。亲爱的朋友,请珍惜你的时时刻刻,不要再因转身而错过!

(本文作者郭文琛,选文有改动)

 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面问题。(10分)

低下头来

①有人问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你是天下最有学问的人,那么你说天与地之间的高度是多少?”苏格拉底毫不迟疑地回答:“三尺。”那人笑了:“先生,如果天与地之间只有三尺,我们这些五六尺高的人,不把苍穹戳破了?”苏格拉底也笑了:“是啊,凡是超过三尺的人,如果想立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下头来。”

②这个故事,已经流传了2000多年。人生在世,真的需要低头吗?

③自然界的天地,是不需要低头的。“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尽情地挺起自己的胸膛,扬起自己的头颅,迈开自己的步伐。走自己想走的道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没有人敢让我们低头,我们也从不向任何人低头。越难,就越要闯;越硬,就越要碰。挺胸,方具丈夫气概;抬头,才显英雄本色。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

④但有些时候,我们却不得不低头。比如,前边有一个山洞,里边充满了神秘,你也想进去探个究竟。而山洞的洞口,却低于自己身体的高度。这时候,你是低下头来进去?还是扬起头来返回?当看见有人从这个山洞里背着珍贵的宝藏出来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低头也是我们所需要的。在很多情况下,低下头来,是一种聪明和智慧,也是一种大度和从容。能低者,方能高;能屈者,方能伸;能柔者,方能刚;能退者,方能进。

⑤有时,在现实面前需要低头。想象和现实,往往会有很大的距离。你想骑马飞驰,可眼前能找到的,只有一头驴。是坐在那里等马?还是骑上毛驴先行?想当元帅,必须先当士兵;想当爷爷,必须先当孙子。不低头,就会碰得头破血流。

⑥有时,在错误面前需要低头。人生在世,谁都可能犯错误。错误是对别人的伤害,只有低头才能弥补。低头不是屈辱,而是应该付出的代价。廉颇向蔺相如低头,不但没人笑话,反而传为美谈。很多的矛盾和纠葛,也不是在硬碰中解决的,而是在低头中令人悦服。

⑦有时,在欲望面前需要低头。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就像海里的水,喝得越多,越感到口渴。职务,总是看着别人高;权力,总是看着别人大;金钱,总是看着别人多。只有低下头来,才会发现,很多东西,都是过眼烟云,身外之物。

⑧有时,在法律面前需要低头。法律是什么?是一个框框。每一个人,都必须在这个框框里进进出出。有人感觉不舒服,为什么让它束缚我们的手脚?也有人自作聪明,想从框外找个漏洞钻过去。但和法律较劲,实在是太危险了。即便得逞,也是心惊一生。

⑨在我们每个人的周围,都有这样两种人。一种是经常“低头”的人,一种是经常“仰头”的人。只要稍作对比,就会发现,那些人缘最好、事业最顺、进步最快的人,往往都是懂得“低头”的人。

1.文章开头的事例有何作用?(3分)

2.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观点。(2分)

3.文中的“低头”有哪些具体含义?(3分)

4.给第⑧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13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选自《出师表》)

【乙】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

(选自《后出师表》)

【注释】: ①并日而食:两天只能吃到一天的饭。②非计:不正确的计策。 ③进趋:赶快进兵。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2分)

(1)故临崩臣以大事也     寄:            

(2)而议者谓为非计         议者: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并日而食。

3.甲文中作者先后回顾了人生中有重大影响的三件事,其目的是什么?(2分)

4.请从内容或形式上对《出师表》作简要评析。(2分)

5.纵观甲乙两段内容,简要概括诸葛亮请求兴北伐的三个理由。(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题目。(5分)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请赏析"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妙处。(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