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B.增加质量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C.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D.当外国友人来到北京时,受到了北京人民的热烈欢迎。

 

 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B、搭配不当,应该为“提高质量”。C、前后矛盾,去掉“能否”。D、缺少成分,去掉“当”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读史使人   ,读诗使人   ,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    ,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A.善辩深刻灵秀明智

B.善辩明智深刻灵秀;

C.明智灵秀深刻善辩;

D.深刻灵秀明智善辩

 

查看答案

写作(40分)

  香山的红叶染红了北京的秋天,可你到达的时候也许已经随风飘零得如一片片书签;长白山的天池美得扣人心弦,而你攀登上了顶峰却只看到云雾缭绕的神秘……人生常常会因为某些偶然的原因让你一次次的错过——错过了美丽的风景、错过了感人的瞬间、错过了绝好的机会,也错过了与某个人的相遇相知……可是人生之所以多姿多彩、令人留恋,也许就是因为那一次次的错过吧。

请以“错  过”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除诗歌外不限;

②贴近生活,言之有物;

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字数不少于600字;

④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查看答案

阅读短文,完成小题。(12分)

陈涉世家(节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解释下面划线的词在句中的含义。(4分)

(1)天大雨(            ) (2)今亦死(              )

(3)宜多者(            ) (4)以为死(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天下苦秦久矣。

(2)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3.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选文记叙了陈胜、吴广谋划起义并作舆论准备的过程。

B、陈胜、吴广起义的导火线是公子扶苏被杀。

C、“失期,法皆斩”揭露了秦王朝严酷的刑罚,反映了“官逼民反”的客观现实。

D、陈胜、吴广派人“置书鱼腹”和“篝火狐鸣”是为了树立威信。

4.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陈胜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4分)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这首诗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诗的一二句写的是__________。三四句借花喻人,抒发了诗人的__________。(每空限填一个词语)(2分)

2.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2分)

常常爱惜

毕淑敏

  (1)拾起一穗遗落在秋天原野上的麦芒时,我们心中会涌起一种情感……

  (2)当水龙头正酝酿着滴落一颗椭圆形的水珠,一只手紧紧拧住闸门时,我们心中会涌起一种情感……

  (3)当凝望宝蓝的天空因为浓雾而浑浑噩噩时,我们心中会涌起一种情感……

  (4)当注视到一个正义的人无力捍卫自己的尊严,孤苦无助的时候,我们心中会涌起一种情感……

  (5)人类将这种痛而波动的感觉命名为——爱惜。

  (6)我们读这两个字的时候,通常要放低了声音,徐徐地从肺腑最柔软的孔腔吐出,怕惊碎了这薄而透明的温情。

  (7)爱惜的大前提是爱。爱是人类一种最珍贵的体验,它发源于深刻的本能和绵绵的眷恋。爱先于任何其他情感,轻轻沁入婴儿小而玲珑的心灵。爱那给予生命的母亲,爱那清冷的空气和滑润的乳汁,爱温暖的太阳和柔和的抚爱,爱飞舞的光影和若隐若现的乐声……

   (8)爱惜的土壤是喜欢。当我们喜欢某种东西的时候,就希冀它的长久和广大,忧郁它的衰减和短暂。当我们对喜爱之物,怀有难以把握的忧虑时,吝啬是一个常会首选的对策。我们会俭省珍贵的资源,我们会珍爱不可重复的时光,我们会制造机会以期重享愉悦,我们会细水长流反复咀嚼快乐。

   (9)于是,爱惜就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

  (10)当我们爱惜的时候,保护的勇气和奋斗的果敢也同时滋生,真爱,需用生命护卫,真爱就会义无反顾。没有保护的爱惜,是一朵无蕊的鲜花,可以艳丽,却断无果实;没有爱惜的保护,是粗粝和逼人的威迫,是强权而不是心心相印。

  (11)爱惜常常发生。在我们不经意的时候,打湿眼帘。

  (12)爱惜好比一只竹篮。随着人生的进步,它越编越大了,盛着人自身,盛着绿色,盛着地球上所有的物种,盛着天空和海洋。

1.文章开头的一组排比句有什么作用?(2分)

2.仔细阅读第(8)、(9)段,谈谈为什么“喜欢”是“爱惜的土壤”?(3分)

3.根据文中第(10)段的内容,谈谈“爱惜”和“保护”的关系。(3分)

4.我们爱生命,我们爱自然,我们离不开亲情、友情……这些对我们来说都是不可缺失的,但我们往往并不懂得爱惜。请根据你的生活体验来谈一谈感受。(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