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六一”临近,我们千万不能忽略那些患有自闭症的孩子。 |
|
B.自主招生初定名单宣布后了,同学们反映不一,有的欣喜,有的沮丧…… |
|
C.徐老师的课上得很语文,我们全沉浸在浓郁的诗意之中。 |
|
D.李景松为了攻下这道超难的数学题,义无反顾地放弃了休息时间。 |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或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静谧(mì)中西合璧(bì) |
B.摒(bìng)弃纷至沓(tà)来 |
|
C.肖(xiào)像中流砥(dǐ)柱 |
D.腻(nì)烦明眸(móu)善徕 |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妖娆/侥幸 襁褓/强词夺理 闷热/闷闷不乐
B.喧嚷/嚷嚷 数落/数九寒天 姓氏/舐犊情深
C.塑造/追溯 贮存/伫立风中 唱和/和和美美
D.赔偿/欣赏 肖像/潇潇风雨 谙熟/歌声喑哑
请以“____改变了我”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不少于600字。③写出真情实感。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为配合班级拟开展的“走近音乐”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试题。(6分)
1.请从下列古诗词中,为班刊“文学与音乐”专栏选用适用的诗词。(填写序号,多选少选均不给分)(2分)
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②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③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④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⑤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⑥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⑦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⑧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⑨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笆半遮面。 ⑩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适用的信息:
2.下面是某校“学生对音乐兴趣度”的调查情况统计表,请写出你从中得出的结论。(2分)
|
对音乐 |
喜欢什么样的音乐 |
对乐器, |
对学校组织艺术团 |
||||
|
喜欢 |
不喜欢 |
流行 |
民族古典 |
民族 |
西洋 |
想参加 |
不想参加 |
|
94.5﹪ |
5.49﹪ |
81.11﹪ |
19.89﹪ |
7.77﹪ |
25.55﹪ |
42.22﹪ |
24.44﹪ |
结论:
3.在“我喜爱的歌曲”展示中,如果你是节目主持人,请你在第一个节目合唱《歌唱祖国》和第二个节目独唱《歌声与微笑》间说几句衔接的串词。(2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孙君飞
①过去,我上班习惯走那条大路,直且近,大部分人都习惯走这条路,由于车辆众多,人拥车堵的事情时有发生。这时候,我在直路上也要曲里拐弯地走,耗时费力,甚至停下来苦等,捷径就变成了远路。
② 后来,我无意间发现了另一条路,非直非近,要比前一条大路远500米,稍有坡度和坎坷,也不够宽阔,喜欢走的人不多,在闹市中显得较寂静。我尝试着走了几次,不用避人躲车,可以心无旁骛地一口气走过。看看时间,竟比原先走大路的时间少了10分钟左右。
③ 我不由感慨,有时候弯路竟比捷径好走。
④ 考最好的大学,深造几年,然后进最好的公司工作,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去过高品质的生活。这是大多数年轻人心目中的捷径,或者说是最可靠的人生规划。
但是有的人会选择打破这种规则,偏偏走另一条弯路。著名门户网站“泡泡网”的GEO李想在高半夜凉初透考的关键时期却选择了退出,坚持养大自己好不容易创办起来的网站。他觉得摆在自己面前的机遇稍纵即逝,办网站比考大学更重要,当然这条弯路没有几个同龄人在走,其中的困难和风险很大,但是他有信心、有能力办成它,永不言弃,最终达到成功的顶峰。而同时,许多同龄人在考大学的“独木桥”上被挤下、被淘汰,至今平庸无为。
⑤ 曾任美联储主人比黄花瘦席的格林斯潘24岁时,还没有从纽约大学毕业,为挣学费在一家投资机构做兼职调查员。他竟然在美国政府封莫道不消魂锁消息、层层保密之下,从军队的
营数算出战斗机的架数,再算出耗损量,又预测出朝鲜战争期间每种型号战斗机的需求量,随后找来飞机制造厂的技术报告和工程手册,弄清楚制造战斗机所需铝、
铜和钢材等原材料的数量,终于算出了美国政府对原材料的需求量。他的报告使投资家们较准确地预测了美国政府对原材料的需求量对股东篱把酒黄昏后市的影响,给他们带来了丰
厚的回报。格林斯潘也因此受人瞩目,为以后人生的辉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⑥ 不从众,不随大流,不扎堆,不人云亦云,那就只能选择走大家都不喜欢、都不习惯的弯路、窄路、坡路、坎坷路。“无限风光在险峰”,险峰下的路自然不是我们平常所理解的捷径。
⑦一般人摄影习惯从人物正面照,这是照片刊发的常态和捷径,但有记者却从人物的背面照,照出了人物不为人知的一面,终于在无数普通的照片里脱颖而出,一举成名,虽然“弯”到了所有人的后边,但他走了一条最近最快的路。生活中有无数弯路,无数捷径,如何选择,如何转变,在于我们有没有将路看准的眼光,准备走“弯路”的决心,以及将“弯路”变“捷径”的独特思维能力。
⑧ 看上去很弯的路,以百倍的勇气和过人的智慧走过去,却让人最快达到成功的顶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从全文看,①、②两段有什么作用?(2分)
3.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作者列举了李想和格林斯潘的例子作为事实论据,请你分别概括其事迹的主要内容。(4分)
①李想:
②格林斯潘:
4.第⑦段中画线句子里的“‘弯’到了所有人的后边”有哪两层含义?(3分)
5.在生活中,我们该如何选择“弯路”,进而化“弯路”为捷径,最快达到成功的顶点?(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