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3分)
“他经常穿着大人丢掉不要的破衣烂衫,全身一年四季都在开花,衣服上绽开的破布条随着他的蹦蹦跳跳而飘舞。他头上戴着一个很大的破帽子,一块弯月亮样的帽边搭拉下来遮住了半边脸,肥大的上衣几乎拖到脚跟,裤子只一根背带挎在肩上,另一根背带不知哪里去了,裤裆像个大口袋吊在两腿之间,一只裤腿卷着,还有一只毛了边的裤脚拖到地上,走一步带起一阵灰尘。”
这段文字选自 ① (作者)写的《 ② 》,选段中的“他”是指 ③ 。
下列选项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因此,我们要孜孜不倦地勤奋努力,探求新知。 |
|
B.由于生产所必须的原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也不断攀升。 |
|
C.青年人要多读书,勤思考,并以积极的姿态投身沸沸扬扬的新生活。 |
|
D.在“关注科学”单元中,我们可以品味那石破天惊的创造宣言和奇思妙想。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
A.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每年大约有2000万公顷左右被砍伐或毁坏。 |
|
B.在韩国人的眼里,人参产业发展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韩国的国家形象。 |
|
C.这套选修教材对扩大学生的眼界和知识、培养他们的能力会有很大的帮助。 |
|
D.我们只要不断提高学习的自主意识,从简单的做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习质量。 |
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而置之其坐坐:同“座”,座位贻以金钗贻:赠送 |
|
B.但逐层布板讫但:但是不耻下问耻:以……为耻辱 |
|
C.恐前后受其敌敌:攻击患其塔动患:担心 |
|
D.学而不厌厌:满足盖以诱敌盖:原来 |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散步在三月里
文/沈花末
春天的早晨,几乎不用费力找寻,我就看得见一个隐藏在大楼旁边,充满了欧洲风味小花圃里的天竺葵,又准时开放了。那样富于深紫粉红的软柔花瓣,荡漾在只有阳光和微风的空气之中,具有一些喧哗却又冷静的气质,有如深情的眼睛,流露出强烈的讯息。
在更早更早的一个春天,我每天经过这里,走在浅红的砖道上,早春冷湿的味道时常占满这条以宽阔的樟树林荫、隐约的灯火和美丽过度的服饰店为主要特色的街道。每次,我带着沉静空虚的心情走路,向前进入一个瑰丽无限的世界。穿着整齐的人们在室外快步穿梭,假山石所营造出来的瀑布发出激扬的水流声,伴随着我的只是无止境的思路。
冬天枯老的树叶无声无息地坠落在头发上,浮动着的夜色覆盖了大地,飘飞在好奇之下的,往往也只是一团黑暗。每次从这样的世界里穿出,重新回到现实的时候,总要深深叹息。冗长的雨季中,一个梦境重迭着另一个梦境,偶然的晴天也找不到自然的呼吸。于是,我开始在记忆中的白墙画上许多休止符。
直到有一天早晨,阳光突然绽放了,给高耸的大楼扑上了一层一层金粉。路旁,几丛天竺葵正在开放,浓烈的青春色彩逐渐地恢复了起来,奔跃的人们也舞动起姿态来。
而这只是繁复街景中的一小部分,但是,这样的早晨令人想要安定地坐下来,读一本充满幻想的早餐菜单,做一次最宁静的思考。
许多年过去,春天的天竺葵总是一样的如期盛开,而每一年,因冬日而潜藏很久的心情,也因为天竺葵的色泽而又一次活动热情。
第一次发现,樟树开花竟美得如此轻黄柔细。
在印象中,樟树是不开花并且对季节不太敏感的树木,终年,只是不断地以延续着的丰富绿色来吸引人们的双眼。
那一天终于有时间使自己空闲下来。将自己从大楼中释放出来,就在附近的林荫道中走走。一个有风有日的下午。
这不是一条没有止境的路,可是却也足够几十分钟的游玩了。
沿着浅浅小径,注意两旁细瘦的草叶。这些城市中的草叶在风中静默地摇摆。浅绿色的嫩芽脱出在墨绿色之上,偶尔的几株开着粉紫花朵的酢浆草在一旁招手,形成了乡野的趣味。乌黑的树干无比的坚硬厚实,却还有些弯曲地伸向天空。树影在阳光下流动,脉络分明的叶子发出细微的音响。散落在树下的是细细碎碎的小花。
这就是樟树开的花吗?拣起一朵,置于掌中,十分纤小的花朵,六角状向外放射,好像小星星的样子,质轻盈润。
我在树的阴影中站着,仿佛心已经飞了出去,周围的车声形成了流水一般的韵律,我还是有许多从来没有见过的事物,像这小花朵,以及小花朵得以生长的温暖节气,我又知道多少?树叶在春天里更新,人也在春天里换新衣服,那么,包括在其中的心是否也该换一种颜色?
很久了,所做的都是一些只有期限、没有灵感的事情。日子变得与时间一样老旧,鲜少欢悦和哀愁。许多明艳色调的回忆逐渐地模糊了。樟树花朵只是自己失去感应能力之后的第一种发现罢了。
就是这样,我像一个坚持着秘密的孩子,一下子在一个偶发的下午挣脱了自己。
(《文苑·经典美文》2011年第5期)
1.“于是,我开始在记忆中的白墙画上许多休止符。”联系上下文,说说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2分)
2.“那一天终于有时间使自己空闲下来。”句中的“那一天”是指什么时候?(2分)
3.“树叶在春天里更新,人也在春天里换新衣服,那么,包括在其中的心是否也该换一种颜色?”作者在这句话中对生活作了怎样的思考?(3分)
4.这篇短文中作者对春天进行了深入思考,那么你对春天有着的认识呢?(3分)
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三 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面划线的字。(1分)
(1)夏水襄陵
(2)林寒涧肃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内容理解。
(1)认真阅读全文,概括三峡四个季节的特点。(3分)
①夏季:
②春冬:
③秋季:
(2)文末引用渔歌的作用是什么?(2分)
4.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
|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
|
C.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
|
D.文章描写动静结合,有张有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