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写补写:美,到处存在着,重要的是要有发现的眼睛。请仿照例句,发挥想象,另写一个句子,表达你对美的感受。(3分)
例句①:老师说:“书声琅琅、专注凝神的课堂就是美,一种渴求知识的美。”
例句②:旅游者说:“鸟语花香、清风吹拂的西湖就是美,一种自然的美。”
名著阅读:《童年》(6分)
1.父亲对阿列克谢的的亲热的称呼是( )。(3分)
A 万里娅 B 大葱头 C 米哈伊尔
2.请结合一两个情节分析下列人物形象中的任意一位的性格特点:(3分)
①阿廖沙:
②外祖母:
③外祖父:
议论文阅读 (12分)
守护人生的原则和底线
①在美国纽约的一座公寓里住着一位叫西蒙的孤单老人,他记性不好,出门经常忘了带钥匙,走在大街上也时常忘了回家的路,但他有个做人的原则,对帮助过他的人必须表达了谢意才安心。
②有一次,西蒙老人在邻居的陪同下去了一次医院。第二天邻居有事去了加州,而西蒙老人想到没有给邻居道谢,于是,他到邮局特地发了一封特快专递,偌大的一张纸上只有两个字“谢谢”。当邻居回来后对西蒙老人说,不必用特快专递的形式来表达谢意,而西蒙老人十分认真地说,什么都可以忘,唯独对帮助过我的人表达谢意不能忘,这是我做人的原则和底线。
③可能有人会说,西方人就是做事认真,而《人民日报》近日就刊载了一位“守住底线”的东方人。那是国内的几名老年驴友到新加坡旅游,在花芭山观景时,一位游客拿出一支中华烟递给导游,导游微笑着谢绝了。随后,他拿出自己的烟抽起来,他抽的烟是十元一包的“万宝路”,明显比中华烟档次低。事后导游解释说,我知道中华烟在中国是很高档的香烟,但政府有规定,导游不能接受游客任何东西,哪怕是一支香烟,否则我就对不起国徽,这也是我做人的底线。
④西蒙老人的“谢谢”和新加坡导游的“谢绝一支烟”,从区区小事中让人感受到,人生有着最不能丢的东西,这就是人生的原则和底线。守护原则和底线,这是做人的一种境界,是生活对人的一种磨炼。作为一个人,不管大人物也好,小人物也罢,都有着各自的生活原则和底线,对于这些原则和底线,不仅要知其意,明其理,而且要把握好人生的每一步。任何时候,都不能触碰原则的高压线。待人处事,从容淡定,与人为善,取得内心的平和,活得坦荡轻松。
⑤人以原则为崇高,行以正道为高尚。让我们守护好做人的原则和底线,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做一个清清爽爽的人。
1.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文中举了西蒙老人和新加坡导游两个例子,可否删去一个?请说明理由。(2分)
3.选文第③段用了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试分析第②段中加点词语“偌大”的表达作用。(2分)
5.请结合具体的论据(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均可),谈谈你的做人的原则和底线。(3分)
结合《曹刿论战》,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解释划线字词(4分)
(1)齐师伐我 (2)小惠未徧 (3)小大之狱 (4)弗敢专也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出下列句中的“以”字与“可以一战”中的“以”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
A.以其境过清 |
B.以塞忠谏之路也 |
|
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D.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
4.文中曹刿谈到了决定战争胜负的最主要的条件,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也对此作了论述。这分别是:(2分)
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邹忌讽齐王纳谏》,回答下列问题。(19分)
1.下列朗读停顿标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 )
|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
|
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
|
C.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
|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
2.解释下面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__________ (2)臣诚知不如徐公美_________
(3)皆以美于徐公__________ (4)时时而间进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邹忌讽齐王纳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哪一项相同。(2分)( )
|
A.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 |
|
B.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
|
C.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
|
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5.下列句中加点词“之”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
A.客之美我者 |
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
C.小大之狱 |
D.甚矣,汝之不惠 |
6.下面哪一个句子不是倒装句.(2分)( )
|
A.何以战? (《曹刿论战》) |
|
B.何陋之有?(《陋室铭》) |
|
C.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
|
D.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
7.《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和《出师表》中的诸葛亮都苦口婆心地劝谏他们的君主,他们希望达到的共同目的是什么?然而他们劝谏的艺术各有不同,你认为他们的不同表现在哪里?(3分)
古诗赏析(5分)
1.对李白《行路难》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
A.诗中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
|
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 险阻。 |
|
C.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 的心情。 |
|
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远大的抱负必能实现的豪迈气概。 |
2.请赏析“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动词的妙处。(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