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选文,完成小题。(17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

阅读选文,完成小题。(17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选自《三峡》)

【乙】六里,渡一溪,颇大。又南,有峰东环而下。又二里,盘峰冈之南,乃西向觅小径入峡c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有雪痕一派①,独高垂,如匹练界②青山,有溪从峡中东注,即清碧③之下流④也。……从其后西二里,蹑⑤峻凌崖。其崖高穹⑥溪上,与对崖骈⑦突如门,上耸下削,溪破其中出。

(选自《游大理日记》)

【注释】①派:量词。②界:隔断。③清碧:溪水名。④下流:河流的下游。⑤蹑:踩、踏。⑥穹:隆起。⑦骈:并列。

1.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3分)

(1)隐天日:____(2)或王命急:____ (3)有峰东而下:____

2.下面句子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渡溪     而或长烟空(《岳阳楼记》)

B.即清碧下流也 水陆草木花(《爱莲谚》)

C.与对崖骈如门 隳乎南北(<捕蛇者说)

D.耸下削     书谏寡人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5分)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乃西向觅小径入峡。

4.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

5.请分别写出【甲】【乙】两文中表现水流湍急的句子。(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

 

1.(1)遮藏(2)宣布,传达(3)环绕 2.B 3.(1)在三峡七百里(的沿途)中,峡谷的两岸都是山连着山,一点没有断缺的地方。(2)(我)于是向西寻找小路走入峡谷。 4.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峰当其后 5.甲.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或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或全句。乙.溪破其中出。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各个加点词的意思有的取其常用意,有的需要从从课文中迁移过来。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划线词语意思的能力。 A.渡一溪(整个) 而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全部) B.即清碧之下流也 (的)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谚》)(的) C.与对崖骈突如门(凸出) 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突然) D.上耸下削(向上) 上书谏寡人者(《邹忌讽齐王纳谏)(呈上)。 3.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翻译时注意“自、阙、乃、西、觅”几个关键字,同时注意到语句的通顺即可。 4.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才能保证断句无误,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从峡中朝西望,重重山峰互相掩映,最高的一座山峰位于峡谷后方”。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描写水流湍急,甲中语句为侧面描写,乙中语句为正面描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一】古往今来,人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崇拜龙凤,造就了丰富的龙风文化。龙以腾云驾雾、邀游在天的形象和蓬勃向上的气势,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凤以展翅翘尾、五色备举的形象和高雅美善的气质,成为世间祥瑞的象征。

【材料二】闻一多先生在《龙凤》一文中写道:“龙与凤代表着我们古代民族中最基本的两个单元——夏民族和殷民族。……因之,把龙凤当作我们民族发祥和文化肇(zhào,开始)端可说是再恰当没有了。”

【材料三】龙凤文化发展到现代,既是一种民俗文化的继续表达,也是每一位华夏儿女对祖国拳拳深沉的情感认知,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生动写照。

——《文史中国》

1.请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的内容,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

2.请根据以上三则材料的内容,完成对联。(2分)

上联:①________炎黄千栽江山难老

下联:凤呈祥华夏万年②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渔家傲》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A.“四面边声连角起”写出边塞战马嘶呜、朔风狂吹树木的尖啸和军营号角的凄厉o

B.“长烟落日”本有塞外苍茫的意境,但与“孤城闭”连接之后又含有了肃杀之气。

C.“羌管悠悠霜满地”借悠悠的笛声和满地的秋霜渲染出“塞下¨悲凉而哀伤的气氛。

D.“将军白发征夫泪”是由于功业未建、故乡难返,与“风景异”的内容毫无关联。

 

查看答案

诗文填空。(请规范书写)(12分)

1.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

3.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东风无力百花残。

5.小时候/________________/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6.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

7.俄顷风定云墨色,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锦鳞游泳。

9.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皆若空游无所依。

11.《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江水浩渺、视野开阔景色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走近名著。(3分)

1.根据要求填空。(1分)

他经受了这初次的打击,正如他在学习拳击时经受了朱赫来初次的打击一样:当时他虽然倒下去,可是立刻就站了起来。

这段文字出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选段中的“他”是____。

2.下面关于名著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童年》中外祖母关心、疼爱阿廖沙,给予他无限的温情。

B.父亲给鲁迅买来渴求已久的《山海经》.使他充满了感激与尊敬。

C.在小人国里,格列佛犹如一只渺小的蚂蚁,可以任人踩踏。

D.孙悟空在无奈之下,请求观音菩萨帮助,擒住牛魔王,最终找回袈裟。

 

查看答案

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2分)

  语文天地               诗意田园

6ec8aac122bd4f6e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