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节选),完成小题。(共13分) 【甲】见鱼人,乃大惊。问所从...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节选),完成小题。(共13分)

【甲】见鱼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间隔。问今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选自《桃花源记》)

【乙】贞观十九年,太宗征高丽,次定州,有兵士到者,帝御州城北门楼抚慰之。有从卒一人病,不能进,诏至床前,问其所苦,仍敕州县医疗之,是以将士莫不欣然愿从。及大军回次柳城,诏集前后战亡人骸骨,设太牢致祭,亲临,哭之尽哀,军人无不洒泣。兵士观祭者,归家以言其父母曰:“吾儿之丧,天子哭之,死无所恨。”

太宗征辽东,攻白岩城,右卫大将军李思摩,为流矢所中,帝亲为吮血,将士莫不感励。

(选自《贞观政要》)

【注】①太牢:古代祭祀对牛、羊、豕(shi,猪)三具备谓之“太牢”,太牢之祭是古代国家规格最高的祭祀大典。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4分)

①便还家(   )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定州  (    )  ④天子哭之,死无所(    )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个划线句子的意思。(4分)

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是以将士莫不欣然愿从。

3.【甲】文中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2分)

4.【乙】文写了唐太宗的哪几件事情?从中可以看出唐太宗是怎样的君王?(3分)

 

1.(4分)①“要”同“邀”,邀请②妻子儿女③驻扎(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④遗憾 2.(4分)①(2分)(他们)竟然不知道有个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②(2分)因此将士们没有不高兴地愿意跟从的。(或意译:因此将士们没有不甘心情愿随驾出征的。) 3.(2分)桃源人叹惋桃花源外面战乱不绝,民不聊生。(意思对即可) 4.(3分)亲临州城北门楼抚慰兵士:床前询问士兵的病情并令州县为他治疗(答对其中一点即可);亲自祭奠阵亡将士;为李思摩吮血。(答对两点得1分,答对四点得2分,答对一点不得分)宽厚仁爱,体恤将士,善于收揽人心(1分)。(答对一点即得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注意①为通假字,各个加点词的意思有的取其常用意,有的需要从从课文中迁移过来。 2.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1)注意关键词“乃”、“无论”的意思。(2)注意关键词“是以”、“莫”的意义和用法。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文章的写作背景来分析“叹惋”的原因即可。 4.本题是一道综合题。先根据对【乙】文的理解来概括唐太宗的几件事,然后根据文章对“唐太宗”的描写来分析“唐太宗”的人物形象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共6分)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作于杜甫草堂。

1.“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两句中“燕子”和“鸳鸯”各在做什么?(2分)

2.本诗描绘的事初春景物主要的特点是什么?反映出诗人当时怎么样的心情?(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新闻调查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外来粽品牌垄断市场

昨天,记者在我市部分超市看到,虽然距离端午节还有一个多月,但“思念”、

“三全”、“安井”、“五芳斋”等外地的品牌粽子已经在各大超市出现。为何不见本地粽子的身影呢?超市负责人说,超市商品采购由总部决定,总部只采购品牌粽子,而目前本地粽尚无自己的品牌。

(材料二)本地粽以“鲜”取胜

到哪里去买本地粽呢?记者在电力路、花山路看到了几家卖粽子的小店。店主表

示,粽子都是自家包的,品种没有超市里多,只有红豆、蜜枣和肉粽,但当天包当天卖,十分新鲜,不像真空包装的外地粽,经由运输等途径,再到超市柜台,距离生产日期已有好几天。

(材料三)       

超市工作人员介绍说,今年粽子的价格与去年相比相差不大。业内人士分析称,今

年糯米等原材料的价格降了,对于生产企业来说是个好消息;但粽子大多是人工包装,

人工费水涨船a高,运输费用也是居高不下:有降有升,粽子的价格基本与去年持平。

1.从“材料三”中提取主要信息,为该则材料拟写标题。(不超过15个字)(1分)

2.仔细阅读上述材料,分析本地粽与外来粽相比存在的优势与劣势。(4分)

 优势:                                                               

 劣势:                                                              

3.吃粽子的习俗源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现在人们赋予它更多的文化内涵。中考前夕,有老师给学生赠送了粽子,这个礼物包含了老师对学生的祝愿。说出老师的祝愿是什么。(1分)

 

查看答案

下列语段有多处语病,请用规定符号直接在原文上修改。(不超过4处)(3分)

6ec8aac122bd4f6e

2012年3月,关于杜甫突然在网络爆红,关于他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传。在这些对语文课本图片的“再创作”里,时而杜甫肩扛机枪,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把网友戏称为“杜甫很忙”。“诗圣”杜甫的画像被如此涂鸦,有人把这种现象视为对名人的亵渎,也有人认为快餐文化下的一场狂欢。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6分)

1.下列对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格列佛游记》中有许多荒诞的故事。在飞岛国,如果人民抗缴税收,国王就把飞岛停在他们的头上,剥夺他们享受雨水和阳光的权利。

B.《名人传》中,贝多芬“惟其痛苦,才有快乐”这句充满豪情的名言,正是他一生的写照,今天已成了勇敢者的座右铭。

C.《父亲的病》中多次写医生开出的奇特药引,如陈莲河医生开出的最平常的药引是“蟋蟀一对”,而且“要原配”,目的是为了讽刺所谓的名医实际上是误人性命的庸医。

D.在学校里,汤姆通过认真背诵《圣经》,积累到九张黄条,十张蓝条,凭此换取了学校颁发的奖品:一本《圣经》。

2.阅读《骆驼祥子》选段,在横线上填写作品中的人名。(1分)

婚夕,祥子才明白:    并没有怀了孕。像变戏法的,她解释给他听:“要不这么冤你一下,你怎么会死心塌地的点头呢!我在裤腰上塞了个枕头!哈哈,哈哈!”

3.阅读《水浒传》选段,回答问题。(3分)

卢俊义道:“可以回避否?”吴用再把铁算子搭了一回,便回员外道:“则除非去东南方巽地上,一千里之外,方可免此大难。虽有些惊恐,却不伤大体。”卢俊义道:“若是免的此难,当以厚报。”吴用道:“命中有四句卦歌,小生说与员外,写于壁上,日后应验,方知小生灵处。”卢俊义叫取笔砚来,便去白粉壁上写。吴用口歌四句:

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难可无忧。

①文中“去东南方巽地上一千里之外”必须经过什么地方?吴用让卢俊义去那里避难的用意是什么?(2分)

②吴用的四句口歌暗藏什么玄机?(1分)

 

查看答案

默写。(8分)

1.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2.                       ,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烽火连三月,                        。(杜甫《春望》)

4.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

5.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6.人无远虑,                       。(孔子《论语 卫灵公》)

7.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                        ”一联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