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与柏树 (10分)
①客家人很喜爱柏树,客家人的居住环境离不开柏树。只要留意, 不难发现, 凡是客家人居住的村庄,及村庄周边的庙宇、社坛、寺庙、祖祠必有虬干曲枝的参天柏树。据说,我们客家人的祖先从中原南迁时, 携带之物除了公鸡、母鸡之外, 还捎带了各类树种、树苗, 树种、树苗中便有柏树。
②客家人很喜爱柏树, 客家人的文化生活离不开柏树。客家人常爱把“柏”与“百”相联系。只要留意, 但凡客家人操办的红白喜事, 许多对联都与“柏”(百)有关。如:祝寿的就有“柏翠松苍,人寿年丰”、“柏节松心宜晚翠,童颜鹤发胜当年”、“童颜鹤发寿星体,松姿柏态古稀年”、过年的就有“岁寒松柏茂,春暖杏花红”、结婚的就有“松柏常青,百年好合”、造新屋乔迁新宅的就有“凤舞鸾飞龙吟虎啸,竹苞柏茂枝秀兰芬”、纪念或悼念先人或革命烈士的就有“松柏长春, 永垂不朽”、“一生献忠心南山松柏常苍翠, 九天含笑意故园桃李又芳菲”……至于有关“柏”(百)的诗词、文章、歌曲、书籍就更加不胜枚举了。
③客家人很喜爱柏树, 客家人的乡土民俗离不开柏树。客家人向来崇尚真、善、美, 而柏树就是真、善、美的化身。客家人总是希望总能有“五星” (指福星、禄星、寿星、吉星、喜星) 相照相伴, 而这“五星” 都分别寄托在北斗、蟠桃、仙鹤、松树、柏树、瑶池、南岳(南山)、椿萱、芝兰、桂兰、青鸟等等的身上。这其中的柏树, 也就有了长命百岁、百年归老、百子千孙、白头到老、百年好合、百病消除等多种含意。因此,客家人的迎亲嫁娶、乔迁志喜、庆贺寿诞、摆满月酒、逢年过节甚至办丧事都要折一些柏枝柏叶挂在门楣上, 以示吉利。有的客家乡村至今还保留、沿袭着除夕晚用柏叶煮水洗澡的传统, 谓之洗涤旧年秽气, 也有用柏水沐浴能益寿延年之说。
④客家人很喜爱柏树, 尤喜爱柏树的精神与风格。柏树是四季常青的乔木, 木材质地坚硬, 是建筑的上好材料。用柏树锯糠制成的卫生香, 格外芬芳, 令人心旷神怡。柏树生长在村庄里、寺庙旁、高山上, 不怕骄阳酷暑,不怕严霜寒雪,不怕狂风暴雨, 不怕雷鸣电闪,无忧无虑地顽强生长, 潇潇洒洒地活上百年、千年……客家人爱的就是柏树无私奉献的精神与顽强不屈的风格。
1.选文从哪些方面谈客家人对柏树的喜爱?(4分)
2.请对本文第四自然段划波浪线的句子提出一个语文方面的有探究性的问题并作
简要回答。(提示:只能提一个问题,如果提出两个问题,则只评改第一个问题)(4分)
问题:_________
答案:_________
3.结合文段内容,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文章开头引用传说,体现了客家人对柏树的喜爱。 |
|
B.“一生献忠心南山松柏常苍翠, 九天含笑意故园桃李又芳菲”这副对联可用于纪念或悼念革命先烈。 |
|
C.客家乡村至今都保留着除夕晚用柏叶煮水洗澡的传统,谓之洗涤旧年秽气。 |
|
D.选文的每一自然段都以“客家人很喜爱柏树”开头,这样能使文章层次分明,主题突出。 |
约 客(4分)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1.对“黄梅时节”所表明的时令,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早春 |
B.暮春 |
C.夏季 |
D.秋季 |
2.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品味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前两句交待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以“热闹”的环境来反衬雨夜的“寂静”。 |
|
B.第四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
|
C.第三句点题,用“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了等待时间之久。 |
|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了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
祁奚请老(4分)
晋大夫祁奚①老,晋君②问曰:“孰可使嗣?”祁奚对曰:“解狐③可。”君曰:“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仇也。”晋遂举解狐。后又问:“孰可以为国尉④?”祁奚对曰:“午⑤可也。”君曰:“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子也。”
【注释】①祁奚:晋国的大夫,曾任中军尉。②晋君:指晋悼公。③解狐:晋国大夫。④国尉:春秋时,各国均在将军之下设国尉。⑤午:祁午,祁奚之子。
1.下列划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孰可使嗣(子嗣,后代) |
B.晋遂举解狐(推举) |
|
C.非子之子(你) |
D.孰可以为国尉(谁) |
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本文所表现的祁奚的品质(2分)
|
A.任人唯贤 |
B.大公无私 |
|
C.坦率正直 |
D.谦虚谨慎 |
陋室铭 (12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下面句中划线的“之”,同“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之”用法相同的是(2分)
|
A.何陋之有 |
|
B.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
|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
D.醉翁之意不在酒 |
2.翻译下面句子(3分)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写出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的句子。(2分)
4.本文在对陋室进行描写时,从 、 、 三方面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 的节操和 的情趣。(5分)
在徜徉书本、汲取知识的同时,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自然、投向社会。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7分)
1.阅读下面文字,补写一个与划横线的句子句式相同、修辞手法一致、语意连
贯的句子。(4分)
善思则能“从无字处读书”。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 , 。
2.总有一些歌谣,勾起我们美好的记忆。客家童谣是伴随客家人成长的摇篮曲,又是客家人从小开启智慧、认识社会的启蒙书。客家童谣中唱:“蟾蜍罗,咯咯咯。唔读书,无老婆”、“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你从这两首童谣中读出了什么信息?(3分)
填空(任选有把握的4小题作答,每小题2分,共8分)
1.箫鼓追随春社近, 。(陆游《游山西村》)
2. ,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3.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
4.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
5.人生路上难免遇到困难挫折,这时,我们总喜欢用李白《行路难》中的:“ , ”来激励自己执着地追求理想。
6.耳听为虚, 。(熟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