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周作人看中国书有一条标准十分独特,就是看作者“对待人的态度”,特别是“对待女
人、儿童的态度”。
B.徐悲鸿熟练地运用解剖、透视、和记忆形象的非凡能力,捕捉动物最为传神的瞬间,
把猫的娇敏、牛的敦厚、鹰的雄健描绘得淋漓尽致。
C.《记钱钟书与〈围城〉》给我们详尽地介绍了《围城》这部脍炙人口的作品是如何创作
出来的?
D.微博上,不同群体表现出来的特征各异:“70后”好为人师,制造深度话题,“80后”从不袖手旁观,参与度较高,“90后”则基本上是娱乐。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今年是奥运年,各种赛事鳞次栉比,令人目不暇接。
B.知悉家中老母身体健康,心中稍安。此地诸事告罄,即刻回乡探望。
C.这伙人利用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伪装成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到处招摇撞骗,
其手段之卑劣已达到了叹为观止的地步。
D.军人沈星勇救落水少年壮烈牺牲,英雄壮举可歌可泣,传遍大江南北。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狼藉 绯闻 闭门羹 锐不可当
B.烦燥 庇荫 报不平 张皇失措
C.寒战 馈赠 一招群 子虚乌有
D.骊歌 谰言 脱口秀 险象迭生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迸(bèng)溅 伫(zhù)立 咆(páo)哮体 颔(hàn)首低眉
B.砭(biān)骨 炽(chì)热 堰塞(sè)湖 硕果累(léi)累
C.哺(pǔ)育 窥伺(sì) 扎(zhā)小辫 惟妙惟肖(xiào)
D.檄(xí)文 蜜饯(jiàn) 一抔(póu)土 吹毛求疵(cī)
写作(50分)
请以“还有别的风景”为题作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2分)
①自古以来,人们总是歌颂光明、憎恶黑暗。故而,人类总是深情而诗意地将光视为造化与恩赐。1879年10月22日,爱迪生发明了第一盏真正有广泛实用价值的电灯。他或许没有想到,电灯让地球迎来了电光时代,却也因此带来了新的环境灾难——光污染。
②人们一度认为,光污染只是星空和暗夜的杀手,不会对其他领域带来过多危害。鲜为人知的是,当天文学家提出“干扰光”的时候,生他学者也敏锐地发现了照明环境下的生态安全问题。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研究发现,荧光灯的频繁闪烁,会迫使瞳孔频繁缩放,造成眼部疲劳。现在灯光的不合理使用已被证明是导致近视的重要因素。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光污染是一个不断制造生态惨案的杀手。
③ 2001年的一天,人们在大西洋沿岸的许多海滩上发现大量刚出生小海龟尸体。死后的概略统计显示,仅在美国佛罗里达沿海地区,每年殒命的新生小海龟就有10万多只。科学家和环保组织调查发现,光污染正是这一生态灾难的罪魁祸首。出于繁殖本能,海龟在海边的沙滩产卵,往往会选择暗处,以便通常在夜间完成孵化的新生海龟,能够感知海水表面反射的月光和星光,而爬行至海洋投入它们生命的乐园。而如今的冷酷现实是:相较于海滩后面通明的城市灯火,原本明亮的海面显得暗淡失色。小海龟常常因此而迷失方向,趋光而行,误将陆地当作海洋。由于长时间缺水,许多小海龟不行夭折。
④ 奥地利科学家的一项研究显示,一个广告灯箱可导致35万只有趋光特性的昆虫死亡。比如瑞士的一些山谷安装路灯后,喜欢黑暗环境的小菊头蝠迅速消失。猫头鹰、蝙蝠、负鼠和獾等夜行性动物在光环境下将变得惊慌失措,无论是觅食繁衍还是藏身避险,都会更加艰难。夏秋季节,过去常见的萤火虫,如今已经在许多城市中绝迹。彻夜的光扮靓了城市的各个角落,却让萤火虫彻底失去了繁殖条件。
⑤ 光污染肆虐之下,植物也不嫩幸免。夜间的灯光则会扰乱植物生理节奏,妨碍其正常的发育、生长和繁殖,尤其是垂柳、针枞等对光线敏感的植物,遭受长时间的夜间光照,叶茎会病变、枯死。科学家发现,紧靠强光源的树木,光合作用能力迅速弱化,氧气释放量会急剧降低,存活时间也随之大大缩短。
美国的一项研究结果更为恐怖——光污染可能诱发乳腺癌!2001年,美国《国际癌症研究所学报》发表文章称,西雅图一家癌症研究中心对1606名妇女调查后发现,夜班妇女患乳腺癌的概率比常人高60%;上夜班时间越长,接触光线轻度越高,患病可能性越大。2008年《国际生物钟学》杂志的报道,证实了这一说法。科学家对以色列147个社区调查研究后,发现光污染越严重的地方,妇女罹患乳腺癌的几率大大增加,原因可能是非自然光抑制了人体的免疫系统,影响激素的产生,内分泌平衡遭破坏而导致癌变。
1.请根据短文的说明对象为文章拟一个恰当的标题。(2分)
2.在下句中用横线划出与“人们总是歌颂光明、憎恶黑暗”中的“光明”词性相同的词语。(2分)
美国的一项研究成果更为恐怖
3.将文章第②段画线部分移至第⑥段开头,是否可以?为什么?(4分)
4.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任选一种说明其作用。(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