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是( )
|
A.每当回忆起向王老师学琴的那段生活,他那严肃的神态,亲切的话语,耐心的指导,总浮现在我的眼前。 |
|
B.他找到了一个补救损失的办法,心情突然渐渐平静下来。 |
|
C.你能不能取得好成绩,取决于你的不懈努力。 |
|
D.他进了考场才发现铅笔盒和草稿纸落在家里了。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 两脚两手,在床中间 一个“大”字, 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 得那么热。
|
A.张开摆开压烤 |
B.伸开摆成挤烤 |
|
C.张开摊成挤烘 |
D.伸开摊成压烘 |
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元旦辟头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可以下床玩耍去了。(开头) |
|
B.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拟声词,形容细碎的说话声音) |
|
C.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大家) |
|
D.我惧惮她什么呢!(害怕) |
选出字形不正确的一项( )
|
A.保姆大抵面如土色 |
B.福橘烦琐莫明其妙 |
|
C.渴慕投掷毫不相干 |
D.哀悼和蔼深不可测 |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遇到了很大很响的雷,十分害怕起来。 |
|
B.遇到一个霹雳是比喻的说法,表明了我的震惊。 |
|
C.遇到了很大很响的雷,全部的人都感到震惊。 |
|
D.我似乎遇到霹雳,其实我并没有遇到,表明我很胆小。 |
拓展运用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发生在1909年。
盖茨街是美国克利夫兰市的一条小街,街上既无人行道又无路灯,而且环境脏乱,显得特别长。
春天到了,靠近盖茨街的小学开学了。许多姑娘都穿得漂漂亮亮地来上学,惟独来自盖茨街的小女孩依然穿着冬天的旧衣裳,那大概是她仅有的一件衣裳。
她的老师瞧着她,叹着气,心想:这孩子爱学习,有礼貌,挺可爱的,就是不爱换洗衣服。于是,放学时老师对她说:“你这件衣服该换洗一下了!”可是第二天,第三天,小姑娘还穿着那件又旧又脏的衣服来上学。
“她妈妈不可能不爱她呀!会不会是有什么困难?”老师自语道。于是,她的老师到服装店给她挑选了一件新的春装,那是一条图案别致,颜色鲜亮的天蓝色的连衣裙!小女孩从老师手里接过这美好的礼物,高兴得心花怒放!她捧着装有裙子的礼盒,飞快地跑回家去。转天,小姑娘穿着崭新的蓝裙子来上学。她的小脸洗得千干净净,头发也梳理得光光亮亮,显得特别有精神。她告诉老师,爸爸妈妈看见她穿新裙子都惊呆了。
爸爸看来是第一次发现自己的女儿这样可爱。晚上,当全家人坐下来吃饭的时候,爸爸见饭桌上罕见地铺上桌布,高兴地说:“咱们家开始讲卫生了!”妈妈说:“可不是么!要是家里不干净,和我们这么漂亮的女儿怎么相称呢?!”饭后,妈妈立刻开始刷洗发黑的地板,爸爸去修理院里破损的栅栏。全家人一齐动手。几天后,昔日破旧肮脏的小院里焕然一新。
小女孩家的变化引起了众多邻居的注意。盖茨街的居民们似乎意识到了什么,他们纷纷行动起来,争先恐后地打扫卫生,粉刷房屋,投入到多年来第一次整治家园的劳动之中。一天,教堂的牧师路过盖茨街,看到人们在没有自来水的,没有路灯的艰苦条件下打扫卫生,建设家园,深受感动。在他的呼吁下,几个月之后,有关方面给盖茨街修了街道,安了路灯,装上了自来水。
小女孩从老师手里接过那条蓝裙子仅仅半年的时间,盖茨街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变干净了,而且风气也变了,人们互相尊重,友爱相处,乐于助人。牧师把这个奇迹①告诉给他见到的每一个人。其他城市的人们闻风而动,以实际行动学习盖茨街的精神。从1913年开始,美国成千上万个城镇的居民加入到清扫街区,建设美好家园的活动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谁能想到,出现这个奇迹②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一位教师给一个小孩送了一条蓝裙子呢!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请围绕线索给本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2.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作用是什么?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这篇记叙文的前三段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等。( )
(2)联系上下文来看,文中加点的成语“闻风而动”的意思是:其他城市的人们听到风声后纷纷来到盖茨街。( )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的奇迹可能就发生在出于爱心而为他人所做的平凡的小事之后。( )
4.如果没有老师送给小姑娘蓝裙子的事,盖茨街是否会发生变化?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