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戏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唳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2分)
⑴天山共色 ⑵窥谷忘反
2.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3分)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3分)
3.理解填空。(每空1分,共2分)
⑴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
⑵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 的特点。
4.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下列句子划线词语的含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漂渺:指戏台漂流得又远又小) |
|
B.它不但在驾驭人的手下屈从着他的操纵,还仿佛窥伺着驾驭人的颜色。(颜色:指人物脸上的表情) |
|
C.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毛骨悚然:指环境的单调让人感到十分的恐惧) |
|
D.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机关:这里是秘密的意思) |
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人迹罕至人声顶沸来势汹汹家喻户晓 |
|
B.杂乱无章慷慨淋漓妇儒皆知博学多识 |
|
C.迥乎不同大彻大悟参差不齐姗姗来迟 |
|
D.语无伦次芸芸众生迫不急待妄下断语 |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骊歌(lí)菜畦(qí)祈祷(qǐ)可歌可泣(qì) |
|
B.真谛(dì)彷徨(páng)怅然(chàng)叱咤(chà)风云 |
|
C.赫然(hè)脐带(qí)剽悍(biāo)锲而不舍(qiè) |
|
D.蓦然(mò)归省(xǐng)逞能(chěng)气冲斗牛(dòu) |
父母养育了你,老师培育了你,朋友帮助了你……大自然给你启迪,社会给你经验;挫折使你成熟,成功让你奋起……对于这一切,你一定心怀感激。
请以“感谢 ”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不少于500字
轻轻掩门的一声清响
吴程程
①小时候临睡前,父母每每要到我床边帮我掩好被褥,才熄灯关门,安心离去。我喜欢躺在床上,眯着眼,看着自己卧室的门像一把扇子似的被合起,看着那原先敞开的光逐渐被门缝压成一条线,渐细,渐细,然后消失尽,并在一瞬间发出极轻的细响——是锁洞咬住了锁舌。
②记忆中,父亲关门特别轻,像怕惊扰了我小脑袋下枕着的梦,有时我甚至屏息也听不到那一瞬间的声响。
③还记得八九岁的时候,有一天,父亲在午睡,我蹑手蹑脚地走进他的卧房取一本书,出来时小手攥紧了门把手,希望也能像父亲一样,让锁洞轻轻含住锁舌,莫发出声音惊扰他,谁料,关门瞬间的声音还是异常响。
④此后,我便开始琢磨关门时的力度,左右手的配合。这渐渐成了一种习惯、癖好,以至每每有人离开房间,我都会不由自主地竖起耳朵,去留意门被合上那一刻发出的声响。我着迷于此,就像钟情于品一口茶的余香,错过了,心里总若有所失。
⑤渐渐地,我学会在那一响中读人。
⑥有些人,离开时从不关门,像特意为留在屋内的人准备一颗隐性炸弹,就等一阵乱闯的风撞上。于是,就知道这些人多半欠些细心、体贴。还有些人,不愿默默离开,悄悄不是他们别离的声息,他们决意要离开得轰动些,于是,他们的背影便伴随一声“砰”的巨响,久久回荡在一双双备受惊吓的眼神中。
⑦相比之下,有些人的离开则如露滴竹叶,那清响着实令人回味。那轻轻的一合,就像为一首短诗画下了一个清脆的句点,言尽而意无穷。于是我暗自揣度,这样的人该有怎样一颗细密而饱满的心啊。
⑧记得读大学时的一天,我闭门在寝室里自习。有人在门外轻叩两声,停约几秒,再推门而入。现在想来,那两声提醒的轻叩真是妙不可言,因为那小心的提醒给出了一段时间,让门里门外的两个人避免了一场措手不及的尴尬。许多时候,人跟人之间的点点关怀与温暖,就在于如此不经意的掩门、叩门之间。
⑨前些日子回家,看父亲坐在椅子上听着音乐睡着了,我轻轻地关上门,毫无声响。那感觉,就像完成了一个多年的夙愿。
1.试简要概括本文第⑤~⑧段的主要内容。(3分)
2.虽然关门、叩门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但从中能窥见一个人的人品,了解一个人的性格。从如下几种关门情形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各是怎样的一种人?(3分)
(1)离开时将门轻轻一合,发出一声清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开时从不关门,等一阵乱闯的风撞上: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离开时“砰”地一声关上,发出巨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反映了父子之间浓浓的亲情,作者选取了不同时期的哪几件事来表现这种情?(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