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甲)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① 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

(甲)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①     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②     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 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乙)这一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个紧要事,凡是愚昧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③     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1.选择恰当词语

A.必然

B.当然

C.诚然

D.自然)填在文中①②③三处(3分)

2.从表达方式上讲,文段(甲)以_________为主,文段(乙)以_________为主。(2分)

3.“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 ,请你结合文中内容,分析我“刺耳”的原因(3分)

4.“我的意见却变化了”中,意见的含义是             ,有了怎样的变化呢?(3分)

5.文段(乙)中的“那一回”是指_____________      (事件)。(2分)

6.文中“我”经历的事情和“弃医从文”的选择,对你有什么启示?(3分)

 

1.①B ②D ③B 2.叙述 议论; 3.结合文中具体内容,围绕伤害了我的民族自尊心这一点进行简述 4.“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个紧要事,凡是愚昧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5.看电影事件 6.个人命运往往和祖国命运息息相关,个人的选择应考虑到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等等。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运用词语的能力。根据具体的语境来选择相应的成语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对各种表达方式的运用能力。根据各种表达方式来解答此题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作者的爱国情感来分析“我”刺耳的原因即可。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我”的法、观点、看法等来分析即可。 5.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看电影事件”来概括即可。 6.本题是一道开放题。根据“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来谈获得的启示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选文,完成下列各题。(15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解释文中划线的字。(2分)

假:         走:

2.翻译下列各句。(4分)

⑴余因得遍观群书     

⑵色愈恭,礼愈至    

3.请写出一个表现作者读书刻苦的句子(2分)

4.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2分)

A.先达德隆/望尊 

B.益慕圣贤/之道

C.门人弟子/填其室

D.手指不可/屈伸

5.人们为什么“多以书假余”?(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你认为这种态度对吗?谈谈你的观点。(3分)

 

查看答案

综合题:(8分)

春天应是最惹人情思的季节。古往今来,留下过多少关于春天的成语,有多少诗人留下过咏春、颂春、伤春、惜春的动人诗篇。

1.写出关于春天的四个成语(4分)

2.写出关于春天的二句诗歌(4分)

 

查看答案

默写:(10分,任选5题作答)

1.冰霜正惨凄,                      

2.海内存知己,                       

3.沉舟侧畔千帆过,                    

4.                   ,身世浮沉雨打萍。

5.行到水穷处,                     

6.念天地之悠悠,                   

7.抽刀断水水更流,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6分)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生物学家凡尔纳的三部曲之一,他的另两部作品是《            》、《            》。《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      )号潜艇的故事。凡尔纳的小说之所以拥有广大的读者,原因在于                                  ,小说如此动人,还在于                                             ,小说广为流传,还因为他具有                                                  。

 

查看答案

改正下面短文中的错别字(3分)。

面对日新月益的社会环境,我们中学生必须要努力地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力争使自己处于一个相对有利的竟争环境中,只有这样才可以从容地面对各种困难,充分做到游刃有余,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主载自己命运的强者。

(   )改为(   ) (   )改为(   ) (   )改为(   )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