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1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1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用“/”给句子划分朗读停顿节奏(只停顿一处)(2分)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解释下面划线的字词。(2分)

① 持沃灌             ②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③ 烨然                ④其欣悦

3.本文中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表现自己求学的艰难?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4.文中多次运用对比手法,试举一例并说说其作用。(2分)

5. 请结合现实和本文,谈谈当代中学生应该怎样对待学习。(2分)

 

1.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1)热水(2)因此(3)光彩照人的 样子(4)等待 3.借书难;叩问难;从师路途难。 4.“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把我和同舍生的衣着方面进行,突出表现了我勤奋刻苦求学的品质 5.略。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划分句子节奏的能力。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注意句子节奏外,还要注意到句子的意思。 2.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注意①的古今义,各个加点词的意思有的取其常用意,有的需要从从课文中迁移过来。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作者小时候----成年后这个过程来概括求学的艰难即可。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作者到学校求学时的情况以及其他同学的情况进行对比,主要是突出作者勤奋苦读的优秀品质。 5.本题是一道开放题。能从客观条件与主观努力的角度来谈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著阅读(5分)

《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         号潜艇的故事。潜艇的主人是   ,他会说   种语言,分别是            。书中“鱼叉手之王”指的是      

 

查看答案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查看答案

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寒(jìn)瓦(lì)(lóu)空匀(chèng)

B.(fó)晓(lín)峋阻( è )(pán)龙

C.(suí)靖(shà)那(xuān)榭纳(suì)

D.丘(hè)(zè)歪(wéi)幕荒(miù)

 

查看答案

作文(5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成长的愉悦中,在探求的欣喜中,我们每一个人都积极进取,充满活力;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我们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和谐温馨的家庭,洋溢欢乐,充满活力;日新月异变化着的社区、家乡、祖国……蒸蒸日上,充满活力。

请以“充满活力的岁月”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1)文中不能出现与考生本人有关的校名和姓名,若不可避免,用代号表示,如A中学、B老师、小C。(2)不能使用试卷中的阅读材料。

 

查看答案

阅读《门的悬念》中的有关语段,完成文后题目。(8分)

学校大厅的门被踢破了。

──可怜的门。自从安上那天起,几乎没有一天不挨踢。十三四岁的孩子,正是撒欢儿的年龄。用脚开门,用脚关门,早巳成了不足为奇的大众行为。

教导主任为此伤透了脑筋,他曾在门上张贴过五花八门的警示语,可是不顶用。他找到校长:干脆,换成铁门──让他们去“啃”那铁家伙吧。校长笑了,说,放心吧,我已经订做了最坚固的门。很快,破门拆下来,新门装上去了。

新门似乎挺得“人缘”,装上以后居然没有挨过一次踢。孩子们走到门口,总是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阳光随着门扉旋转,灿灿的金色洒了孩子们一身一脸。穿越的时刻,孩子们感觉到了爱与被爱的欣幸。

这道门怎能不坚固──它捧出一份足金的信任,它把一个易碎的梦大胆地交到孩子们手中,让他们在美丽的忧惧中学会了珍惜与呵护。

──这是一道玻璃门。

1.校长说“我已经订做了最坚固的门”,意味深长。为什么说这门是最坚固的? 根据文意作简要回答。(3分)

2.文中说,“它把一个易碎的梦大胆地交到孩子们手中。”这“易碎的梦”具体指什么? (2分)

3.“灿灿的金色洒了孩子们—身一脸”,这句描写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