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共5分)
却说①在麦城,盼望上庸兵到,却不见动静。手下止有五六百人,多半带伤,城中无粮,甚是苦楚。忽报城下一人教休放箭,有话来见。①令放入,问之,乃诸葛瑾也。礼毕,茶罢,瑾曰:“今奉吴侯命,特来劝谕将军。自古道:‘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将军所统汉上九郡,皆已属他人矣。止有孤城一区,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危在旦夕。将军何不从瑾之言,归顺吴侯,复镇荆、襄,可以保全家眷。幸君侯熟思之。” ①正色而言曰:“吾乃解良一武夫,蒙吾主以手足相待,安肯背义投敌国乎?城若破,有死而已。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也。汝勿多言,速请出城,吾欲与孙权决一死战。”
1.人物①是 ;本故事情节是 。(2分)
2.结合选段内容,简要分析文中人物①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作答。(共4分,每小题2分)
《光明日报》 5月8日晚,黑龙江省佳木斯市80后青年女教师张丽莉,在失控的汽车冲向学生时,一把推开了两个学生,而自己却被车轮碾压,造成全身多处骨折,双腿高位截肢,至今仍躺在重症监护室,尚未脱离生命危险。张丽莉的事迹迅速传遍佳木斯市、黑龙江省、全国各地,她的伤情也牵动着人们的心,人们通过各种方式为这位“最美女教师”祈祷、祝福。
对生命的渴望是人的本能,“最美女教师”的本能不是自己的生命,而是学生的生命。柔弱的女性,用刚毅的行动诠释了为人师表。在这份勇敢背后,彰显的是师德高尚。
1.请在下面的空格内为这则新闻拟写标题。(14个字以内)(2分)
2.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选用恰当的修改符号直接在原句上修改。(2分)
下面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
A.油光可鉴抑扬顿挫粗制烂造诚惶诚恐 |
|
B.冥思苦想不可名状精巧绝伦莫中一是 |
|
C.一视同仁心无旁鹜重蹈复辙睡眼惺忪 |
|
D.影影绰绰通宵达旦鳞次栉比原驰蜡象 |
下面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黝黑(yōu)胆怯(què)馈赠(kuì)深恶痛疾(wù) |
|
B.执拗(niù)裸露(lù)媲美(pì)期期艾艾(ài) |
|
C.缄默(qiān)酬和(hè)招徕(lǎi)相形见绌(chù) |
|
D.睿智(ruì)鄙夷(yǐ)拮据(jū)恪尽职守(gè) |
请根据提示,用正楷字,笔画清晰地填写相应的诗文名句。
1.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其五》)
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3. ,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
4.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5.共看明月应垂泪, 。(白居易《望月有感》)
6. 见贤思齐焉, 。(《论语》)
7.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8. 远远的街灯明了, 。天上的明星现了,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阅读《公输》片段,完成小题。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黿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趁,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离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1.下列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
A.邻有敝舆而欲窃之敝舆:破车 |
|
B.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王吏:指楚王和楚王的官吏 |
|
C.吾知所以距子矣所以:用来……的方法 |
|
D.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虽然:虽然如此 |
2.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此为何若人? 译句:这是什么样的人? |
|
B.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译句:公输盘九次采用了用机械攻城的巧妙战术。 |
|
C.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 译句:这就好像是华丽的衣服同粗布短衣相比。 |
|
D.虽杀臣,不能绝也。 |
译句: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国的抵御者。
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公输》一文叙述了墨子同公输盘、楚王论辩的经过,说明楚国攻打宋国不会有好结果,促使楚王放弃攻宋。 |
|
B.《公输》一文充分体现了《墨子》散文论辩性强、富有逻辑性的特色。 |
|
C.墨子勇于面对问题,说服了楚王。这表明对不义的战争,要敢于斗争。 |
|
D.《公输》一文通过对话,充分体现了墨子“民为贵,君为轻”的政治思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