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汤姆的午餐》一文,回答小题。 汤姆的午餐 在加利福尼亚州某中学有一个班,学...

阅读《汤姆的午餐》一文,回答小题。

汤姆的午餐

在加利福尼亚州某中学有一个班,学生顽劣异常。

刚从大学毕业的露茜主动请缨,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校长问她:“你知道你正在要求的是什么吗?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位老师能够管得住这个班的学生呢!”露茜注视着校长,坚定地说:“如果您同意的话,我愿意接受这个挑战。”

第二天早上,露茜就站在了这个班的学生面前。她说:“淘气包们,从今天起我就是你们的班主任了。我知道,想让你们每个人都很优秀,仅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是办不到的,我必须依靠你们的帮助!”

坐在最后一排的是一个又高又壮的男孩,同学们都叫他“大个子汤姆”。他听露茜老师说到这里,就低声对他的同桌说:“嘻嘻,我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就能把小个子汤米揍扁。”

露茜老师笑了笑,说:“不过,我将允许你们自己制定班规,并将你们的创意写在黑板上。”学生们很兴奋,不一会儿,就在黑板上列出了10条班规。然后,露茜老师就“若违反这些班规该如何处治”向学生们征询意见。汤姆站起来说:“如果谁违反了班规,他就应该脱掉衣服,让您在他的后背上打10木板!”早已习惯了恶作剧的学生们自然是一呼百应。

在接下来的两三天里,一切都很平静。但是到了第四天中午,汤姆却在教室里暴怒了,原因是他的午餐竟然被人偷吃了!此事涉嫌“偷窃”,露茜老师立刻就此事展开了调查。事情很快便水落石出:是小个子汤米偷吃了。汤米也承认确实是他拿走了汤姆的午餐。于是,露茜老师就问他:“你知道你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吗?”汤米眼含泪花,点了点头。

汤米这几天穿的是一件厚厚的外衣,他向露茜老师乞求说:“我有错,我愿意接受惩罚,但是,请不要让我脱掉外套。”还没等露茜老师开口,汤姆就气势汹汹地命令道:“你必须脱掉你的外套!”没办法,小家伙开始动手解他身上穿的那件旧外套的扣子。当他脱下外套的时候,露茜老师看见他没有穿衬衫。更糟糕的是,她看见那件外套里面隐藏的竟然是一个极其虚弱和干瘦的躯体。

露茜老师问汤米为什么不穿件衬衫。小个子汤米回答:“我爸爸死了,我们家非常穷。我只有一件衬衫,可妈妈今天把它洗了。”

露茜老师站在讲台上,看着这个脊骨和肋骨都从皮肤底下凸出来的后背,她实在不忍心将那根硬硬的木板打在这样一个后背上。但是,她知道她必须执行对他的惩罚,否则,孩子们今后将不会再去遵守那些班规。因此,她狠了狠心,扬起了手中的木板。

就在这时,原本气急败坏的汤姆再次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他问老师:“班规里有没有说别人不能替犯错者挨打?”露茜老师想了一想,说:“没有。”

汤姆说:“那好,我愿意替汤米接受惩罚。”说着,他脱掉了外衣,冲老师弯下腰来。

“你有没有搞错?他吃了你的午餐啊!”“嗯,我知道,可他实在太弱小了……”大个子汤姆轻声说。

露茜老师心里百味杂陈,但她还是打在了那个结实的后背上。一下,二下……教室里寂静得只能听到木板发出的“叭、叭”声。尽管露茜老师竭力控制着自己打下去的力气,但打到第五下的时候,那根旧木板突然从中间断成两截。

露茜老师再也忍不住了,把脸埋进她的手掌心里哭了。哭着哭着,她听到教室里一阵骚乱,抬起头,她发现所有学生都在用手抹眼泪,而且她的面前竟然多了几个脱掉了上衣的后背!

“你们都是好样的!”露茜老师显然被眼前的一幕感动了,“从今天这件事上我发现,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都是优秀的,我们的班级也很快会进入优秀之列!”全班同学都含着热泪鼓起掌来。

(作者:李荷卿,有删改)

1.(3分)请用一句话概述小说的高潮部分。

2.(4分)读划线句子“露茜老师心里百味杂陈”,结合上下文,揣摩露西老师此刻心里想到了什么?

3.(6分)读划线句子“教室里寂静得只能听到木板发出的‘叭、叭’声”,说说这是什么描写方式?有什么作用?

4.(3分)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谁?并简述其性格特征。

 

1.汤姆代汤米受罚。 2.汤姆的挺身而出让她感动;惩罚汤姆这样有担当的孩子让她于心不忍;制定的班规不可轻易改变让她犹豫不决。(意思相近,言及两点即可) 3.环境描写;起烘托作用,烘托出当时紧张的氛围、感动的内心(答“以声衬静”也可) 4.小说的主人公是汤姆。汤姆是一个顽劣而不失善良,富有同情心,有担当的孩子。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情节的能力。根据“汤姆以及同学们愿意替小汤米受罚”这一情节来概括小说的高潮部分。 2.本题考查学生揣摩人物心理活动的能力。根据“班规”的内容老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1)渲染气氛,(2)烘托人物心情。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谁是小说主人公的能力。根据小说的主题是通过哪个人物来揭示的来判定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文言文,回答小题。

言默戒

杨时

邻之人有鸡夜呜,恶其不祥,烹之。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已而谓予日:“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日:“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呜非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①也,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日:“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故书之以为言默戒。”

【注】①时夜:司夜,指打鸣报晓。时,掌管。

1.解释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旦而不鸣  或:                 (2)皆足祸也  取: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

3.邻人烹鸡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3分)

 

查看答案

请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5分)

1.                         ,弓如霹雳弦惊。

2.故曰,___________________,固国不以山溪之险,____________________。

3.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西北望,射天狼。

4.                          ,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

5.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

6.《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

                               ,                                

 

查看答案

阅读《公输》一文中的节选文字,完成小题。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攻宋。子墨子闻,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1.对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借子杀之 愿:希望

B.公输盘不 说:通“悦”,高兴

C.吾义不杀人 固:坚决

D.然胡不乎 已:停止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将攻宋 扶苏数谏故

B.子墨子闻辍耕垄上

C.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 未尝不叹息痛恨桓、灵也

D.知不争鸣之不能通其意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墨子热心救世,反对战争。在得知楚将攻宋的消息后,为阻止战争爆发,昼夜兼程,不辞辛劳,赶到楚国进行劝说。

B.墨子辩术高明。他先言其他,诱使公输盘落入圈套,然后一针见血,从几个方面批驳了公输盘的行为,让公输盘理屈词穷,无话可说。

C.公输盘在墨子的劝说下,明白了攻宋将使自己陷入不义的境地,于是听从了劝说,主动带墨子去劝说楚王。

D.这段文字以对话为主,语气时缓时急,语言长短交错,富于表现力,从中可以感受到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

 

查看答案

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装着镇定自若、胸有成竹的样子关掉了扩音机。

B.八宝酒,顾名思义,是八样东西泡的酒。

C.我从每一件东西的名称慢慢学起,由期期艾艾地发音,进展到可以在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进行无限美妙的想象。

D.不管在俄国什么地方,都不会有一种鹤立鸡群、引人入胜的可能。

 

查看答案

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到了需要逢场作戏、八面玲珑、看风使柁、左右逢源的时候,就更指着杨巴那张好嘴了。

B.在微风动荡中舒卷张弛不定,有点龙吟凤哕意味。

C.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排列的走向,看到苍海桑田的痕迹。

D.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炪。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