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12分)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贻邑焉,曰:“请以...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12分)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邑焉,曰:“请以此修衣①。”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以全其节也。”

【注释】修衣:添置衣服。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4分)

(1)使人往邑(     )   (2)以全其节(     )

2.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虽然国君赏赐了我土地,也不对我显露骄色,(但)我能不害怕吗?

B.虽然国君赏赐了我土地,我也不骄傲地待人,(但)我能不害怕吗?

C.纵使国君赏赐了我土地,也不对我显露骄色,(但)我能不害怕吗?

D.纵使国君赏赐了我土地,我也不骄傲地待人,(但)我能不害怕吗?

3.文中表现曾参生活异常艰苦的一句话是“____            __”。(2分)

4.从曾参拒绝赏赐的行为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3分)

 

1.(1)赠给(2分) (2)足够(2分) 2.(3分)C 3.(2分)曾子衣敝衣以耕 4.(3分)曾参拒绝赏赐的行为启示我们无功不受禄。 【解析】 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能准确地理解课外文言文的重点字词。 2.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如:“纵、我骄、畏”等词语理解要正确。 3.学生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学会用原文理解和概括内容。 4.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选文主要是通过曾参拒绝赏赐的内容,来表达一种无功不受禄道理,回答时意思表述正确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8分)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本文作者是_________(朝代)的__________(人名)。(2分)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孔子云:“何陋之有?”

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层通过类比点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B.第二层描写了来客学问渊博和生活怡然自适。

C.第三层运用典故与名人名言证明“陋室不陋”

D.全文借助陋室不陋体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思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题目(4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本诗中“万籁”指____          。(2分)

2.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点明诗人出游地点和入寺所见。

B.颔联细致描绘一幅竹花繁盛的画面。

C.颈联以鸟之乐表现诗人的怡然自乐。

D.尾联用钟磬声再现寺庙的灵动生机。

 

查看答案

默写(18分)

1.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          。           《蝶恋花》

2.____          ,浅草才能没马蹄。           《钱塘湖春行》

3.爱上层楼,____          。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4.东边日出西边雨,____          。            《竹枝词》

5.复行数十步,____          。               《桃花源记》

6.____          ,必先苦其心志。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查看答案

写作(共60分)

请以“我了解他(她/它)吗”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不要在文中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28分)

不沉的船

张海迪

①今天凌晨铁生走了,没想到他走得这么突然。他是一个非常坚强的人!史铁生是一个不惧怕死亡的人!几十年,他一直与疾病做着顽强的斗争,他真的是一个精神上的钢铁汉!在当下喧嚣浮躁的社会,铁生文学作品中的那份    更显珍贵,他从容地阅读了生命这本大书,坚守着自己的文学立场。他的生命痛苦,灵魂却是那么纯净。他总是让我们那么感动。现在他累了,要去休息了,我们不要打扰他……

②想写很多,现在只有泪水……我看见他向远处走了,没坐轮椅,他回头笑笑,挥挥手,依然那么淡定从容,铁生,请走好!

③那天傍晚去看铁生,是希米开的门,她还是那么笑着,眼睛弯弯的,嘴角弯弯的,好像从不知道有什么忧愁似的。之前我和希米通电话,她说那史得了肺炎,现在好些了,昨天刚出院。我就说好吧,那我就去看他。“那史”是希米对铁生的爱称。今天在一些健康者的脸上也已经不太容易看到希米这么开朗的笑容了,而她总是像个孩子一样,笑得纯真而快乐。可是她的重负是外人很难体验的,她是一个文学编辑,也做翻译,这是费心力的工作,家里还有“那史”这样一个病人,他每周都要做几次肾透析。有的人在这样的重压之下也许会愁眉不展,而希米却依然乐观豁达,因为她有自己的世界。读过她翻译和编辑的书,我知道她身上拥有一种哲学的力量。她的心灵与“那史”一样宁静而美丽,那是一个很多人看不见的地方,那里绿草如茵,碧水潺潺,超越了世俗的一切尘埃,是宽广而辽阔的天地……

④与希米说着笑着,穿过门厅,来到卧室,我看到了“那史”,他依然宽厚地微笑着,就像十几年前我第一次见到他一样。他正倚着被子坐在那里。他跟我握手,那手有点热,有点绵软。我让他躺下,他不干,非要坐着说话。与铁生聊天一点也不用拘谨,他的话语就像他的模样朴实而亲切。他说:“你知道最近有媒体说我病危了,我这不又好了。”我笑了说:“我知道你会好的,有一位女作家跟我说过,这叫沉船不破,破船不沉。经常生病的人反而能抗过去呢!”铁生说:“海迪你还是再呼吁一下安乐死吧。”我说:“天啊,现在不行,因为牵扯的问题太复杂了!”

⑤这时我看到墙上的一个镜框,黑白照片上是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都是七八岁的样子。他们一个坐着,一个站着,他们手牵着手,表情天真又稚气。你猜猜他们是谁?铁生问我。我说我看出来了!这正是他们——童年的铁生和希米!PHOTOSHOP把他们永远连接在一起了,他们的手和心。铁生快乐地笑了,而我却忽然有点伤感,真希望他是健康的,生活得长长久久,与那心爱的人。我想起去年来看铁生,他给我一本诗刊,里面有他写的十首诗,其中有一首叫做《希米,希米》。他写道:希米,希米,见到你就像见到家乡,所有神情我都熟悉。你来了黑夜才听懂期待,你来了白昼才看破藩篱……这黑白照片凝固着当下生活中最真挚的情感,让物质的一切在它的面前都褪去了颜色。

⑥铁生忍耐着许多男人无法忍受的痛苦,而他却像一泓深蓝的湖,轻轻荡漾着,没有一丝涟漪,因为远离尘嚣,所以淡泊宁静,因为懂得生命,所以活得从容。在那个简朴温馨的小屋里,我们聊了很久,临走的时候,我对希米说的还是一句话,让“那史”好好休息啊!

⑦新的一年,绿的春天,冰雪就要融化,不沉的船又要起航了……

1.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填在横线上,使之与该句加点词形成反义。(2分)

在当下喧嚣浮躁的社会,铁生文学作品中的那份    更显珍贵

A.沉静

B.宁静

C.安静

D.肃静

2.第⑤段画线句“铁生快乐地笑了,而我却忽然有点伤感”,其中史铁生“笑”是因为                                                         ;而我却“伤感”是因为                                                          (4分)

3.文章是为怀念史铁生而作,文中却用了不少笔墨写希米,请说说你对作者意图的理解。(4分)

4.文章第①段说“他从容地阅读了生命这本大书”,请概括出文章在哪些方面体现了史铁生“从容”面对生命。(6分)

(1)                                                                     

(2)                                                                     

5.阅读全文,请说说以“不沉的船”为标题的好处:(4分)

(1)                                                                      

(2)                                                                      

6.初中阶段我们曾学过史铁生的作品《秋天的怀念》,读了本文,也许你对史铁生有了更深的认识,请选择他最打动你的一点,写出你的感悟。(80字左右)(8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