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0分) 海 光 ①上过夜的人们,常有机会欣赏绚丽的海光。...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0分)

海  光

①上过夜的人们,常有机会欣赏绚丽的海光。海光,是海洋生物发出光亮的自然现象。有趣的是,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从细菌到鱼类,从小虾到乌贼,都有这种发光的代表。

②细菌小得只能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它们的面貌,可是它却出人意外地利用呼吸氧气的机会,借助这一生理反应,放散出蓝绿色的光彩。科学家把发光细菌收集在一个瓶子里,挂到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的光学大厅里,把整个大厅照得通亮!这一奇特的“细菌灯”使参加博览会的人们目瞪口呆。

③比较高级的发光生物,采用细胞外发光。它们有特殊的发光器官,能够产生发光物质。发光时,将这些东西排泄到海水里,把海水“染成”浅蓝色的“发光水”。小虾中的磷虾,身上有十来个发光器,可以受它自己的指挥,随意发光,可向不同的方向照射。试想,一尾磷虾点十盏灯,几百几千尾磷虾的灯火齐明,那不正如银河里的繁星在闪耀着异彩吗!

④海洋生物发光,有的是它们呼吸时产生能量释放的现象,如细菌;有的是为了防御敌害、保护自己,如小磷虾、糠虾等,个子小,体力弱,没抵敌武器,只好突然发光把敌人照得“眼花缭乱”,自己抓住良机逃之天夭。

⑤有的生物发光,是为了给自己照明,寻找食物,同时也引诱喜欢光亮的生物游拢过来,捕而食之。比如,生活在海底的安康鱼,头大似钟,口大如斗。头顶上有一根由背鳍的鳍条演化而成的“钓竿”,伸到头部前面来。“钓竿”末端是发光器,能发出诱惑力很强的光芒。附近的鱼儿经不起这种引诱,满以为是“一盘美餐”,便不顾一切地冲上前来,只见安康将“钓竿”往嘴边一抽,倒霉的鱼儿便身不由己地被卷吸进去。

⑥还有一些生物把发光作为引诱异性的信号。如发光多毛类动物中的裂虫等,在性成熟时,每逢风和气暖,月儿当空,雌的先破门而出,从海底缓缓升上水面,一路施放火球。雄的早就睁大眼睛窥视着上面水层,一见火球升起,知道是伴侣在召唤,便争先恐后冲上去,举行“灯光婚礼”。

⑦海洋生物发出的光,热量消耗少,发光效率高。日光灯、霓虹灯、高压水银灯、电视机的荧光屏、手表上的荧光字码盘等等,都是受到海洋生物发光的启示研制出来的。

(选文有改动)

1.选文②-③段介绍海洋生物发光的两种方式,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 (4分)

2.请简要概括海洋生物发光的原因。(6分)

(1) 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

 

1.细菌借助呼吸氧气的生理反应放光 比较高级的生物采用细胞外发光(4分,每点2分,概括合理均可) 2.(1)呼吸时产生能量释放的现象(2)为了防御敌害、保护自己(3)为了照明觅食,诱捕食物(4)作为引诱异性的信号(6分,每点1.5分,概括合理均可) 【解析】 1.细读二、三段,提炼答案即可。 2.首先要确定范围,即四、五、六段,其中四段有二条,五段一条,六段一条,并且有明显的语言标志,即“有的”,发现这一规律,答案就不难出来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曹刿论战》,完成小题。(15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未编,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肉 食 者 谋 之    (2)弗 敢 加 也

2.解释下列划线词语。(4分)

(1)小惠未(  )    (2)小信未(  )  (3)公将之(    )    (4)而衰(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4.选文详略得当,详写_________,略写_________,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4分)

5.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从选文可以看出,他身上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请找出一处作简要分析。(3分)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7分)

学校开展以“龙年话龙”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活动一 从下列材料中任选两则,参照示例,探究中国龙的象征意义。(4分)

【材料一】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巨龙脚底下我成长,长成以后是龙的传人;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摘自歌曲《龙的传人》)

【材料二】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皇帝称为“真龙天子”。皇帝的身体叫“龙体”,脸叫“龙颜”,穿的衣服叫“龙袍”,坐的椅子叫“龙椅”,睡的床叫“龙床”,乘坐的车子叫“龙辇”,就连皇帝的子孙也叫“龙子龙孙”。

【材料三】在喜庆的日子里,人们喜欢舞龙灯,跳龙舞,赛龙舟,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材料四】龙具百兽之形态,汇天地之灵气。古人有“龙有九似”的说法:角似鹿,头似驼 (马),眼似兔(龟),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龙能显能隐,千变万化,腾云驾雾,上天入海,呼风唤雨。

示例:我选材料三,探究的结果是:龙象征着吉祥平安。

我选_________,探究的结果是:                                                

我选_________,探究的结果是:                                                

2.活动二 同学们收集了不少与龙有关的谚语佳句。这些语句形象生动,耐人寻味。请从下列四句中任选一句,写出你从中悟出的道理。(3分)

①不下大海,难捉蛟龙。

②龙无云不行,鱼无水不生。

③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④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我选第_________句,悟出的道理是: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6分)

《西游记》和《水浒传》中有许多精彩的故事。请从下列四个故事中任选一个,简述其内容。(80字左右)

①吃人参果 ②收服红孩儿 ③杨志卖刀 ④武松醉打蒋门神

 

查看答案

默写。(12分)

1.子日:“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则》)

2.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3.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__。(赵翼《论诗》)

4.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7.______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8.__________________,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9.皎洁的月亮引人遐想,令人动情。豁达的苏轼望月感怀,思索人生,悟出“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的哲理;洒脱的李白邀月共饮,排遣寂寞,咏出“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的浪漫。

 

查看答案

下列对文学名著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骆驼祥子》中刘四爷是个土混混出身的车厂老板,极端的自私自利;虎妞性格泼辣,敢爱敢恨。

B.简?爱从小父母双亡,寄人篱下,有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遭遇,这养成了她自尊、坚强、独立的个性。

C.保尔在一次激战中头部受重伤。在养病期间,他认识了冬妮娅,后来冬妮娅成了他的妻子。

D.《伊索寓言》故事篇幅短小,寓意深刻。《农夫和蛇》告诫人们,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北风和太阳》告诉人们,想让他人改变主意,劝说比强迫更有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