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古诗文积累。(8分)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 1.无可奈...

古诗文积累。(8分)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

1.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

3.会当临绝顶,______________。

4.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_____________。

5.《艳门太守行》能表现将士高昂气势和爱国热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白《行路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的“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都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1.似曾相识燕归来 2.乱花渐欲迷人眼 3.一览众山小 4.悄怆幽邃 5.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6.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诗文背诵与默写水平,前四个小题为古诗文语句的上下句对接,只要把古诗文背过,字写对即可。后两个小题为理解型默写,要抓住其中的关键点,审清题意即可确定答案。总体上看,这道题的难度不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10分)

戴胄犯颜执法

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赦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眹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眹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

【注释】①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②上:指唐太宗。③擢:提升。④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⑤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⑥布:昭示。

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A.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B.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C.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D.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2.解释文中划线词语的意思。(2分)

忿(     )狱(     )

3.翻译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2分)

卿欲守法而使眹失信乎?

4.对弄虚作假者的处理,戴胄的意见与唐太宗的意见有何不同?,理由是什么?请简要概括。(2分)

5.结合文意简要分析戴胄的品质。(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小题。(4分)

玉楼春 戏赋云山

辛弃疾

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

西风瞥起云横度,忽见东南天一柱。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

1.下面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词的上片是写青山为浮云所遮盖,下片写重睹青山。

B.上片后两句式写执着寻觅“常时青山”的青山终有结果。

C.下片的前两句写浮云散尽青山重见的自然景观。

D.这首词描写了自然景物的变化过程。

2.下面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词的前两句使用拟人手法,很容易使人想到词人喃喃自语的情态。

B.词的上片透露出了词人遗憾的心情,而下片则反映了词人喜悦之情。

C.词的最后两句式以老僧之喜衬托词人之喜。

D.这首词格调雄浑粗犷,清新活泼,反映了词人积极乐观的一面。

 

查看答案

对下面语段意思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在生活中,现代人智商的提高还是大量依赖于面对生活的挑战并适应社会的发展。例如,计算机和IT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于人类的生活不仅让所有人受到挑战,而且把人类引入了一个生活节奏更快、脑力劳动更强、认知速度更高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人的智商几乎是在不知不觉中提高。除了工作上应用计算机外,就连计算机游戏业在帮助人类提高智商。

A.现代人智商的提高依赖于社会的发展

B.人的智商几乎是在不知不觉中提高

C.计算机游戏业在帮助人类提高智商

D.接受现代生活的挑战可以提高智商

 

查看答案

下列填入语段横线上最能表达贝多芬内心痛苦的一项是(   )(2分)

贝多芬什么也听不见,很久很久背身站在指挥台上,直到一个女孩拉着他的手向观众答谢时,他才缓缓地转过身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原来他完全聋了!他永远不能担任指挥了!

B.原来他完全聋了。他永远不能担任指挥了。

C.他聋了吗?他还能担任指挥吗?

D.原来他完全聋了!他还能担任指挥吗?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这样长而富有变化的墨线是中国画的特点。

②宋代梁楷《李白行吟图》中李白的一件斗篷,只用了不到十根线条,便勾勒出人物身体的结构,衣褶的变化。

③线条的起落及抑、扬、顿、挫都清楚可辨。

④造型以线条为主,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洋画的重要特征,它是中国书法用笔方法的发展和延伸。

⑤中国画以“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独特风格,闻名世界。

A.④⑤③②①

B.⑤④②③①

C.⑤④③②①

D.④⑤①②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