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4分)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①劳歌:送别歌。
1.诗歌第二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2分)
2.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最后两句所写景色的特点,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文言文阅读。(12分)
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客谢之。十二,试经为童子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疑朗匿年,劾问。朗曰:“朗之内外,累世长大,朗虽稚弱,无仰高之风,损年以求早成,非志所为也。”监试者异之。后关东兵起,故冀州刺史李邵家居野王,近山险,欲徙居温。朗谓邵曰:“唇齿之喻,岂唯虞、虢,温与野王即是也;今去彼而居此,是为避朝亡之期耳。且君,国人之望也,今寇未至而先徒,带山之县必驻,是摇动民之心而开奸宄①之原也,窃为郡内忧之。”邵不从。边山之民果乱,内徒,或为寇钞②。
年二十二,太祖辟为司空掾属,除成皋令,以病去,复为堂阳长。其治务宽惠,不行鞭杖,而民不犯禁。迁充州刺史,政化大行,百姓称之。虽在军旅,常粗衣恶食,俭以率下。建安二十二年,与夏侯悖、藏霸等征吴。到居巢,军士大疫,朗躬巡视,致医药。遇疾卒,时年四十七。
【注】①宄(guǐ):坏人。②钞:掠夺。
1.下列句中的“以”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以其境过清 |
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
C.策之不以其道 |
D.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
2.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司马朗少年时即能从容应对质疑,初露才华。 |
|
B.司马朗执政不靠刑罚而靠宽厚仁慈,百姓照样不犯法,很有人格魅力。 |
|
C.司马朗为了让军士以他为榜样,故意在军队中过着简朴的生活。 |
|
D.当军队出现瘟疫时,司马朗能体恤下属,亲自为军士送医送药。 |
3.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①客谢之 谢: ②监试者异之 异:
③窃为郡内忧之 窃: ④以病去 去:
4.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2分)
(2)边山之民果乱,内徙,或为寇钞。(2分)
近来,即将离开大学的毕业生纷纷在网上留言“晒遗憾”。某校报特意摘取四则大学生留言编成“晒遗憾专栏”,请你认真阅读留言后,从为专栏拟写的标题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3分)
①网友说:“没有好好利用空余时间看书,整理行李的时候发现很多书都是新的。工作以后估计很难有大块的空闲时间看书了。”
②网友说:“上了大学就像从牢笼里放出来一样,不久就恋上了网络游戏,还因此补考过,唉!”
③网友说:“人生无法重来,与其以后付出十倍的艰辛和努力,不如现在多学一点。”
④同友说:“学弟学妹要记住,读书学习的黄金时间轻易滑过后,剩下的只有遗憾和追悔。”
|
A.利用年轻享受生活 |
B.遗憾何时能够弥补? |
|
C.学生时代恐难重现 |
D.珍惜青春留下精彩 |
用数据反映生活是现代常用的手段,对下面文段中相关数据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世纪周刊》2011年报道全国自来水合格率只有50%左右,而有关部门公布的2011年我国自来水检测合格率为83%。同时,有关部门又承认2009年全国自来水检测合格率只有58%。不过,直至现在,人们仍不知道17%不合格自来水的生产厂家及自来水的不合格程度。
|
A.新闻媒体关注民生,通过报道,对政府敲响警钟,提醒政府要不断改善自来水水质。 |
|
B.我国自来水水质虽然近年不断提高,城镇供水总体安全,但情况仍不容乐观。 |
|
C.我国自来水饮用很不安全,危及城乡居民健康。 |
|
D.让百姓放心饮用自来水,为百姓健康负责,自来水生产厂家任重而道远。 |
根据与画线处语言结构一致、内容相连的要求,填入下列文句横线上最正确的一项是(2分)
黄河在这里跌入百尺之峡,如水入壶,腾荡急旋。于是飞沫起虹, ;成瀑成湫,如挂如帘。
|
A.溅珠落盘 |
B.马嘶虎吼 |
C.龙腾搅谷 |
D.激流飞湍 |
对下面文段中划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
A.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身份低微,出身低下。 |
|
B.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顾:回头。 |
|
C.遂许先帝以驱驰驱驰:奔走效劳。 |
|
D.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有:同“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