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小说语段,完成小题。(6分)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

阅读下面小说语段,完成小题。(6分)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了。

1.对上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中的“点”“磕”“退后”“上前”等词,生动地表现了少年们驾船技术的熟练和月夜相伴去看戏的兴奋心情。

B.选文有三处写到了豆麦,是为了清楚地说明夜气里清香的来源。

C.第三段中的“他”指的是“那声音”,也即第二段中提到的“歌吹”

D.文中的“自失”有陶醉之意,表现了社戏对于童年的“我”诱惑力极大。

2.简要分析文中画线语句的表达效果。

 

1.B 2.(3分)此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用远山作衬托,写出了船行的速度之快(1分),也表现了“我”急切的心情(1分)。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文章内容的能力。B选文有三处写到了豆麦,是为了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美好回忆和对家乡的挚爱之情。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语句的能力。鉴赏此句时抓住“衬托”手法这一方法之外,还要结合具体的语句以及全文的内容分析出运用“衬托”的表达效果(作者的情感)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词鉴赏(3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

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C.诗中的“圆”字与“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完成小题。(15分)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

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倘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

(1)傅说于版筑之间        (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

(3)入则无法家士          (4)自古所希

2.下列各组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1)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B(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     (2)病复,则不可救矣

C(1)国恒                 (2)河曲智叟以应

D(1)则无敌国外患者       (2)君谓计将安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

4.甲文探讨了           两个问题,论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乙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3分)

 

查看答案

请你根据提供的材料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对下面的问题展开探究(3分)

4月23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5年定下的“世界读书日”。之所以选择这个日子,是为了纪念在这一天出生或逝世的塞万提斯、莎士比亚这样一批著名作家,也是在提醒人们,阅读可能是又一面临“消亡”的事物,尽管现在阅读物和阅读形式空前多样。

调查显示,目前,全国人均每天读书时间不足15分钟;只有5.6%的国民知道身边有阅读活动或阅读节,有74.4%的国民表示身边没有阅读活动或阅读节,另有20.0%的国民表示不知道身边是否举办过阅读活动;65.5%的国民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举办阅读活动。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人均每年购书量不到5册,国民阅读率连年下降,每年有超过一半的识字成人一本书也没读过。而700万人口的以色列却有100万人拥有借书证。

问题:如何改变我国国民的阅读现状?请你提出几条建议。(至少写出三条)

 

查看答案

关于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一部小说的成功之处,往往是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有着钢铁般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的保尔柯察金,《骆驼祥子》中老实坚忍、吃苦耐劳却一步步走向堕落的祥子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伊索寓言》中的不少故事都是影射当时的社会现实的,如《狼和小羊》《狐狸和山羊》就以绝妙的讽刺笔法,揭露了当时统治者的残暴和蛮横。

C.《变色龙》《最后一课》《威尼斯商人》《范进中举》的作者分别是俄国的契科夫,法国的都德,英国的莎士比亚和我国清代的吴敬梓。

D.作为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水浒》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的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6分)

在一个村庄里,住着一位ruì(    )智的老人,村里有什么疑难问题都来向他(A)。 有一天聪明又调皮的孩子,想要故意为难那位老人。他捉了一只小鸟,握在手掌中,跑去问:“老爷爷,听说您是最有智慧的人,不过我却不相信。如果您能猜出我手中的鸟是活还是死的,我就相信了。”

  老人注视着小孩子狡(    )的眼晴,心中有数,如果他回答小鸟是活的,小孩会暗中加劲把小鸟掐死;如果他回答是死的,小孩就会张开双手让小鸟飞走。 老人拍了拍小孩的肩膀笑着说:“                                   

一位哲人说: 人生就是一连串的(B)。升学也罢,就业也好,创业亦如此。每个人的前途与命运,就像那只小鸟一样,你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划线字注音(2分)。

2.为文中A、B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2分)。

备选词语:询问 请教   抉择 挑选

3.文中划线句有一处语病,请修改(1分)。

4.根据语境,在文中横线处续写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语句通顺(1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