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11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11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东坡志林·记承天寺夜游》)

【乙】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东坡志林·记游松风亭》)

【注】①木末:树梢。②死敌:死于敌手。③死法:死于军法。④恁么:如此,这样。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4分)

(1)怀民亦未                      (2)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余寓居惠州嘉祐寺              (4)思欲亭止息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3.甲乙两文分别为苏轼被贬黄州、惠州期间所作,虽然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但所展露的胸怀却有共同之处,请写出来。(3分)

 

1.(1)睡觉  (2)只,只是  (3)曾经  (4)到,靠近 2.(1)(2分)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草交叉错杂,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2)(2分)于是(或“因此”,“由于这”等)(我)如同上钩的鱼儿,忽然得到解脱。 3.(3分)乐观、旷达(或“豁达、洒脱”等);随缘自适(或“随遇而安”“善于自我排遣”等)。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各个加点词的意思有的取其常用意,有的需要从从课文中迁移过来。 2.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1)注意关键词“空明”“盏”“盖”等字的翻译。(2)注意关键词“由是”的翻译。 3.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甲文抓住“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乙文抓住“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来感知“苏轼”所展露的共同的胸怀即可。(答对其中一点2分,答对两点3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

晚春

韩愈

苹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①杨花,诗中指柳絮。

1.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3分)

2.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扬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3分)

 

查看答案

语文综合性学习。(9分)

今年,宿迁市全力推进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工作。某校九(1)班“自由呼吸”科普兴趣小组的同学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参加了“PM2.5科普宣传周”活动,搜集了一些材料。请阅读其中两则,完成下面题目。

【材料一】PM2.5是对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也叫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PM2.5主要来源于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对空气质量有重要影响。PM2.5因为颗粒细小,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材料二】

地区

南京

无锡

常州

宿迁

徐州

淮安

盐城

连云港

地区

南京

无锡

常州

宿迁

徐州

淮安

盐城

连云港

PM2.5日平均浓度(微克/立方米)

56

64

36

50

77

83

93

99

备注:按国家最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PM2.5的日平均浓度限值为75微克/立方米,低于该数值的为良好;本数据来源于“江苏省城市空气PM2.5等试运行监测数据平台”。

2012年5月29日江苏省部分城市空气PM2.5监测数据(24小时平均数据)

1.材料一介绍了有关PM2.5的哪些知识,请简要概括。(3分)

2.材料一划线句子用了    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2分)

3.阅读材料二,请简要分析宿迁地区5月29日空气PM2.5状况,并得出结论。(2分)

4.“自由呼吸”小组成员林洁的爸爸打算在周末带全家到郊外“自驾游”,林洁想劝爸爸不开车,全家骑自行车去。请你以林洁的口吻,并运用上面材料的相关知识来劝说爸爸。(2分)

林洁说:“爸爸,我们还是骑自行车去吧,                                。”

 

查看答案

下面一段话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作修改。(4分)

①学生书写水平逐渐下降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②中考和高者评卷已经采取了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③一项网上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人支持这一做法。④认为这样做就有可能防止改善学生书写质量差的状况。

   句,修改:         

   句,修改: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文。(10分)

1.但愿人长久,              。   (苏轼《水调歌头》)

2.足蒸暑土气,              。   (白居易《观刈麦》)

3.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4.爱惜芳心莫轻吐,               。   (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5.得道者多助,              。    (《孟子·公孙丑下》)

6.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7.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8.           ,盛必虑衰。   (《周易·系辞下》)

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句子是: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舍己救人的事迹现已家喻户晓

B.她讲得娓娓动听,妹仔听得忽而笑容满面,忽而愁眉双锁。

C.全国推选文艺新人活动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

D.知识愈浅薄的人愈是侃侃而谈,知识渊博的人则往往出言谨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