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 晚春 韩愈 苹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

晚春

韩愈

苹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①杨花,诗中指柳絮。

1.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3分)

2.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扬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3分)

 

1.(3分)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 2.(3分)柳絮朵朵,像白雪一样,又轻又白,漫天飞舞,随风飘荡。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句中精妙字的能力。奖赏这个字时,先要弄明白“斗”这个字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然后表达出运用这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即可。(拟人1分,写出效果2分。) 2.本题考查描绘诗句画面的能力。描绘诗歌展示的画面时,(1)理解诗句的内容。(2)抓住诗句中的“景物”的特点。(3)发挥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即可。(写出“漫天”“作雪”基本意思得2分,语言生动流畅得1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语文综合性学习。(9分)

今年,宿迁市全力推进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工作。某校九(1)班“自由呼吸”科普兴趣小组的同学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参加了“PM2.5科普宣传周”活动,搜集了一些材料。请阅读其中两则,完成下面题目。

【材料一】PM2.5是对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也叫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PM2.5主要来源于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对空气质量有重要影响。PM2.5因为颗粒细小,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材料二】

地区

南京

无锡

常州

宿迁

徐州

淮安

盐城

连云港

地区

南京

无锡

常州

宿迁

徐州

淮安

盐城

连云港

PM2.5日平均浓度(微克/立方米)

56

64

36

50

77

83

93

99

备注:按国家最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PM2.5的日平均浓度限值为75微克/立方米,低于该数值的为良好;本数据来源于“江苏省城市空气PM2.5等试运行监测数据平台”。

2012年5月29日江苏省部分城市空气PM2.5监测数据(24小时平均数据)

1.材料一介绍了有关PM2.5的哪些知识,请简要概括。(3分)

2.材料一划线句子用了    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2分)

3.阅读材料二,请简要分析宿迁地区5月29日空气PM2.5状况,并得出结论。(2分)

4.“自由呼吸”小组成员林洁的爸爸打算在周末带全家到郊外“自驾游”,林洁想劝爸爸不开车,全家骑自行车去。请你以林洁的口吻,并运用上面材料的相关知识来劝说爸爸。(2分)

林洁说:“爸爸,我们还是骑自行车去吧,                                。”

 

查看答案

下面一段话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作修改。(4分)

①学生书写水平逐渐下降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②中考和高者评卷已经采取了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③一项网上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人支持这一做法。④认为这样做就有可能防止改善学生书写质量差的状况。

   句,修改:         

   句,修改: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文。(10分)

1.但愿人长久,              。   (苏轼《水调歌头》)

2.足蒸暑土气,              。   (白居易《观刈麦》)

3.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4.爱惜芳心莫轻吐,               。   (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5.得道者多助,              。    (《孟子·公孙丑下》)

6.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7.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8.           ,盛必虑衰。   (《周易·系辞下》)

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句子是: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舍己救人的事迹现已家喻户晓

B.她讲得娓娓动听,妹仔听得忽而笑容满面,忽而愁眉双锁。

C.全国推选文艺新人活动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

D.知识愈浅薄的人愈是侃侃而谈,知识渊博的人则往往出言谨慎。

 

查看答案

读语断,按要求完成题目。(4分)

农人是教晦世人的导师,是深(    )自然的智者。春的细雨中,扶犁而歌;夏的娇阳下,挥镰而舞;秋的暮色中,(    )锄而归;冬的雪夜里,围炉而话……为一年四季谱写了一首最美的诗。

1.给划线字注音。

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改为        ②    改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