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理解。(22分) 红橘甜了 骆驼 放下电话细一思量,这已经是父亲第四次催我了...

阅读理解。(22分)

红橘甜了    骆驼

放下电话细一思量,这已经是父亲第四次催我了。父亲说,这场大雪过后,红橘更甜了,硬是甜得入了心呢!说这话时,那声音挺富激情的。父亲的意思,要我快些回去,尝尝今年橘子的味道。

父亲精心侍弄的那些红橘树,是十多年前我从外地弄回去的。那一年我刚参加工作,为了表示孝心,我特地买了十几株红橘苗,回家同父亲一起栽下。从此,父亲便精心侍弄那些树苗,似亲儿女般。浇水、施肥、修枝、杀虫,那严肃劲,不亚于教育我们。那些果树也很通人性,几年后便出落得挺拔而多姿。我记得第一年花开时节,父亲在电话里像孩子见到第一场雪那般激动,父亲说,白花花的满树枝啊,香气跑了好几里呢!当乡亲们夸奖橘花的香气时,父亲又像孩子受了老师表扬那般露出羞涩的神色,说,这树是我儿子从县城弄回来的优良品种呢!就这样,父亲怀着兴奋和渴盼的心情,等待着橘子的成熟。那几个月,我们隔几天总接到父亲的电话。橘子有指头大了呢!橘子有乒乓球大了呢!橘子有鸡蛋大了呢!有些橘子有黄色了呢!有几个橘子全部黄了呢!父亲总是在说橘子!

那一年,父亲将首先变黄的橘子采了下来,并打来电话,叫我快些回去尝尝!时至年末,我们哪能抽出时间啊!在苦苦等待后,父亲同母亲商定,第一批橘子一定要送来让我们尝尝。他们的理由很简单,树是儿子买的,也是儿子跟自己一同栽下的,儿子不吃第一个,谁吃?在那个飘着大雪的冬日的早晨,父亲从百里之外的故乡,带上十九个首先成熟的红橘,来到我的面前。看着我们一家三口甜甜地吃着甜甜的红橘,父亲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我们劝他,你老也快尝尝呀。父亲说,我早吃过了,一天好几个呢!我的泪便涌上来,因为父亲出发后,母亲在电话里告诉我,父亲带来的第一批橘子是十九个。我强压泪水,挑了个最大的剥开后,双手递到父亲面前。‘父亲颤巍巍地接过橘子,拿一瓣放进嘴里,慢慢咀嚼。我再次从父亲脸上看到了我参加工作第一天父亲送我时的表情。

就这样,每年第一场大雪后,父亲便会来给我们送红橘。然后,他将红橘分送给邻居,其余的便去市场上卖了。后来,妻子就说,爹怕是糊涂了吧,橘子现在几角钱一斤,来回的车费就要几十元,该买多少橘子呀!再说了,红橘越来越没有市场了,味道越来越差了,哪能比得上如今的优良品种呀!我没有正面回答,只是沉沉地回了一句话,父亲哪里是为那几个橘子啊!妻子思索一阵,说,也是,只要老人高兴,就由着他。

父亲越来越老了,雪后的山路上,他再也不能健步如飞了。妻子说,年前我们干脆抽两天时间回去看看吧!回去那天,父亲正坐在火塘边,望着树上的橘子发呆,看到我们,父亲一愣,随即便孩子般叫着母亲的名字。我看见父亲眼中的泪水滚落下来。父亲抹一把泪,说,这屋里,烟太大了……

次日,我邀了儿时的两个好友,决定将剩下的红橘弄到市场上去卖,父亲自然是十分高兴。我将红橘分送给了我的故交,并嘱咐他们千万别告诉父亲。我掏出一百元钱,换成了零钞,将其中的九十六元八角送到了父亲手上,异常高兴地对父亲说,今天碰到几个外地人,将果子抢购一空,价格比往年高出近一角钱呢!

父亲脸上满是欣喜的神色,说,太好了,明年,我要更细心地照顾它们!我别过脸去,说,这屋里,烟太大了……

1.阅读全文,简要回答下列问题。(6分)

(1)种红橘的过程中,父亲的态度:                     

(2)等待橘子成熟时,父亲的心情:                     

(3)橘子成熟后,父亲的做法:                     

2.文中,父子二人各说了一次假话。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他们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4分)

(1)父亲:我早吃过了,一天好几个呢!

(2)儿子:今天碰到几个外地人,将果子抢购一空,价格比往年高出近一角钱呢!

3.阅读下面句子,回答问题。(6分)

(1)(父亲)望着树上的橘子发呆,看到我们,父亲一愣,随即便孩子般叫着母亲的名字。这里的描写表现了父亲哪些内心活动?

(2)“这屋里,烟太大了……”

父亲和儿子为什么都说这句话?说这句话时,各自的内心状态是怎样的?

4.题目是“红橘甜了”,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说说文中表现了哪些方面的“甜”。(6分)

 

1.(1)态度:精心侍弄。    (2)心情:兴奋和渴盼。(3)做法:打电话给儿子,送橘子给儿子,送橘子给邻居,到市场上出售。  (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2.(1)为了将第一批成熟的橘子全部留给儿子一家三口吃。  (2)为了宽慰父亲,让他高兴。(意思对即可) 3.(1)愁闷,期盼;惊讶;欣喜((高兴、兴奋)。 (2) 都是为了掩饰落泪的原因。 父亲见到儿子时激动、惊喜,儿子听了父亲话后深受感动。 (意思对即可) 4.①红橘树在父亲精心管理下结出的果实很甜。②父亲为培养儿子成材而感到欣慰、满足。③父亲从儿子买红橘苗、卖橘子等做法中体会到儿子的孝心。④儿子从父亲种橘、送橘等行为中感受到父亲的信任、关爱。 ⑤全家人互相关心体贴,充满温馨和爱意。(答案不限于此。答对三点即可) 【解析】 1.此题即是考察考生对阅读信息的梳理能力。题目所列三个问题均指向“父亲”,即人物形象的分析,可根据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抓住关键词把握。 2.此题即是分析人物的语言,进而揣摩人物的内心和性格等,须结合语境及主旨思考。从全文来看,主要表达了父子之间深沉的爱,全文即围绕这个中心展开,儿子为了表达孝心,给父亲买下橘苗;父亲为了寄托对儿子的思念和疼爱,精心侍弄橘苗。(1)从父亲经常打电话“汇报”橘树成长、结果的过程及希望儿子回来的情况可以看出舐犊深情,自然也就舍不得吃头一批成熟的橘子,留给儿子一家。(2) “我”则通过和妻子的对话,又加上春节前回家看到父亲落寞的样子,悟出父亲思念、疼爱儿子的良苦用心和孤独情态,受到触动,于是就假卖橘子,回应父亲卖橘子的做法,让父亲高兴。 3.(1) 此题即是分析人物的内心活动。可通过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的描写,抓住关键词语,给出答案。从上文看,父亲特别希望儿子能经常看到儿子,从父亲“发呆”可推知父亲情绪的低落,这反映他内心的苦闷。从父亲“愣”可看出“我”的回来出乎他的意料之外,而从他当着“我”和妻子的面,直呼母亲的名字,可看出父亲在惊讶之外,又表现得异常高兴。 (2) 结合他们语言的背景事件、筛选关键词语、理出人物感情脉络,即可给出答案。 4.题目往往关联文章的中心;文学作品的题目更是意蕴深邃,有丰富的象征意义,不可只从字面理解。该题目“红橘”一词,即是行文的一个线索,串联起买橘苗、种橘、送橘、卖橘等情节;“甜”一词则准确的传达了一家人吃橘子的真实感受,同时又寄寓父子之间对互相关照、心心相印、沐浴在浓浓亲情之中的幸福感。据此再梳理文章内容,概括出“甜”的含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18分)

成长是一件怎样的事 乔叶

和许多人一样,小时候,我一直以为成长是因为年幼。我学习,我锻炼,我劳动,都是因为我还小,还得成长。而一旦长大,就不需要再付出任何努力。仿佛成长是一种储蓄,只要存够了一定的数额,就可以坐享其成,再无旁忧。

后来才明白,不是这样。

成长是一件最漫长的事情,漫长至终生。年龄阶段不同,成长的主题不同:一岁成长的是身体,十岁成长的是知识,二十岁成长的是情感,五十岁成长的是智慧……无论哪一方面的侧重,对于一个有悟性的人来说,成长都是一种必然的状态。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学,就是成长的另一种说法。

成长是一件最丰饶的事情。因为成长,今天的麦苗是鲜绿的,明天就会变成金黄。因为成长,今天的玫瑰是含苞的,明天就会娇艳绽放。但不是所有的成长都有着明朗绚丽的色调,有些成长,注定是那种深沉厚重的乐章。你知道种庄稼有一道程序叫“蹲苗”吗?就是天旱的时候也不去浇水,没有水庄稼就不能往上长了,但是为了生存,它们就会拼命地往下扎根,吸取土层深处的水。这样,它们的根就能扎得牢牢实实的,再一浇水,就会长得又壮又稳。“蹲”,是一种必要的积蓄过程。不扎实地“蹲”,就不可能延展出发达的根系去获得最丰厚的滋养,就不可能在低潮之后充满爆发力地重新站起来。“蹲”,以一种外表的低姿态,隐含着一种内在精神的拔节。“蹲”,是另一种意义的成长。

成长是一件最深情的事情。每当我做了一件糟糕的事情,我就对自己说:不要紧,吸取教训,如果明天遇到了相同的情况,你一定会做得好一些,因为,你还会成长。每当我看到镜子里又憔悴了一分的容颜,我就对自己说:别忧伤,谁的身体都会老去,幸亏你的内心还在成长,这比什么都重要。我清楚地知道,永远有比自己年轻的人。但我并不觉得任何比我年龄小的人都是年轻的,同时也不敢认为比我年龄大的人都比我衰老。因为有无数的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年轻,没有让自己得到有效的成长,而真正知道成长意义的人,往往都是那些在生理上不再年轻的人。我私下里认为,这是命运对知晓学习的人一种额外奖赏。

一直感觉到自己的成长,一直知道自己在成长,这让我感觉幸福非常。

1.针对“成长”,本文提出了什么观点?请用一句话概括。 (3分)

2.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要说“和许多人一样”?  (4分)

3.第二段在内容上强调什么?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3分)

4.第四段中,“蹲苗”的比喻是为了阐释什么道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分)

5.联系第五段内容看,画线句中“额外奖赏”指什么?  (4分)

 

查看答案

校团委开展以“我与环境”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下面是这次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2分)

1.校园门口的绿化区经常被踩踏,同学们觉得需要立一块牌子,提醒人们爱护花草。请从下列词语中选出四个,组成对偶句,作为牌子上的宣传语。

行人  花草 文明 爱护  踩踏 绕道 彰显  含笑

2.为了以实际行动美化环境,九(1)班参加了植树活动。班级向学校总务处借了36把铁锹,8个水桶。请你以班委会的名义给学校总务处写一张借条。

3.组织社会调查之后,校团委举行“我看环保”的演讲比赛。下面是李华同学演讲稿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助他修改。

刚才,我已列举出种种破坏环境的现象和事实,大家从中可以看到破坏环境造成的巨大危害。那么,           我认为,首先人类必须增强环保意识,其次政府要重视环保,采取有力的方法,第三,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自己做起,以实际行动为环保贡献力量

①在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使上下文连贯,过渡自然。

②“采取有力的方法”这句话存在搭配不当的毛病,可将“           ”改为“          ”。

③画线句中,有两处逗号应改为           号。

 

查看答案

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4分)

1.在孙悟空的经历中,菩提祖师传给他长生之道、           、筋斗云;           菩萨规劝他改邪归正,皈依佛门;唐僧带领他去西天取经,修成正果。

2.格列佛在最后一次航海奇遇中,接触了两种不可思议的动物:有美德有理性的           ,丑陋而邪恶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9分)

这里的石林千姿百态,美不胜收。怪石嶙峋,形态各异,或如走兽憨态可jū,或如猛qín展翅欲飞,或如仙女亭亭玉立,或如农夫默默耕耘,在花海的印衬之下,婀娜多姿,楚楚动人。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憨态可jū(  ) 猛qín(  )展翅 (  )娜多姿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3.“美不胜收”中,“胜”的意思是           。“楚楚动人”中,“楚楚”的意思是           

4.这段文字运用拟人、                      等修辞方法,描绘石林千姿百态的景象。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①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为政》)

②然后知                     ,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

③问君何能尔?                     。(陶渊明《饮酒》)

                     ,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⑤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2.默写杜牧的《赤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