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名著阅读(4分) 1.“以诗解文”是古典章回小说的一大特点。请你根据下面这首诗补...

名著阅读(4分)

1.“以诗解文”是古典章回小说的一大特点。请你根据下面这首诗补全小说《水浒传》中的一个回目。(2分)

天理昭昭不可诬,莫将奸恶作良图。

若非风雪沽村酒,定被焚烧化朽枯。

自谓冥中施计毒,谁知暗里有神扶。

最怜万死逃生地,真是瑰奇伟丈夫。

答: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

2.请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2分)

“这是你——是吗?”

“是的。”

“那你并没有死在哪个沟壑里,淹没在哪条溪流中?你也没有面黄肌瘦地流落在异乡人中间?”

“没有,先生,我现在是个独立自主的人了。”

“独立自主!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我在马德拉的叔叔去世了,他留给我五千英镑的遗产。”

“你是个独立自主的人?你是个有钱人了?”

“我对你说过,我不但有钱,先生,还是个独立自主的人。我自己的事情由我自己做主。”

“难道你会留下来再也不离开了吗?”

“当然——除非你反对。我要做你的邻居,你的护士,你的管家。我发觉你很孤独,我要跟你做伴——给你念书,陪你散步,坐在你身边,侍候你,做你的眼睛和双手。别再那么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了,我亲爱的主人,只要我活着,就不会撇下你孤孤单单一个人。”

罗切斯特没有答话,显得神情严肃——有点心不在焉。他叹了口气,刚张开嘴想要说什

么,却又闭上了。

上面的对话摘自某著名小说中的一段经典对白,对话中的“我”是指    (填人名),从中可以看出“我”     的性格特征。

 

1.(2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2.(2分)简·爱   自尊独立、执着真诚 【解析】要根据语段中的标志性语句和关键词语,推测出名著和人物事件。如第一个里面的“若非风雪沽村酒,定被焚烧化朽枯。”第二个里面的人名“罗切斯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共12分)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徒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节选自《宋史·包拯传》)

【注释】①第:只管。②鬻:(yù)卖。③茔:(yíng)墓地。

1.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填出选项字母)(2分)

A.复有来告私杀牛者寻:不久

B.率取数十倍以权贵遗:遗留

C.凡诉讼不得径庭下造:到,往

D.使得至前曲直陈:陈述

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1)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3分)

(2)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3分)

3.民间把包拯称为“包青天”,你认为老百姓这样称呼他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作答。(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共4分)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1.在诗人齐己笔下,“早梅”具有怎样的特点?请概括作答。(2分)

2.诗歌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后将其中的“数枝”改为“一枝”,请谈谈这样修改的妙处。(2分)

 

查看答案

作文(60分)

生命的成长犹如行走。成长路上,气象万千。笔直开阔时,你可饱览路旁郡一道道风景;蜿蜒回环时,你须走过途中那一个个拐角。拐角,也许是我们生命行进中的一道道坎,也许是我们生命成长中的一个个结点。正如台湾作家龙应台所言:“一件事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走过一个个拐角,犹如经历一次次修炼。修炼中我们获得生活的智慧,获得生命的升华。

请以“走过那一个拐角”为题作文。(60分)

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2)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不得抄袭、套作;(5)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椅子改变中国文化

①椅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家具之一,它源于东汉末年传入中原的一种名叫“胡床”的折叠板凳。到唐代中期,胡床逐渐演化为我们常见的有靠背、有扶手的椅子。之后,椅子在宋朝广泛流行。它的流行逐渐改变了人们跪坐在席子上的“跽(jì)坐”姿态,解放了人们的腿脚,更重要的是它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②首先是对房屋的建筑结构及其内部布局产生影响。在房屋建筑中,以前人们坐姿低矮,窗户的位置也相应较矮,椅子的出现使窗户的位置明显升高。同时,椅子的出现也对房屋内部布局产生了较大影响。传统的坐姿要求房屋的中间尽量空阔,以供人们席地而坐。而椅子出现后,人们就不需要为席地而坐预留太大的空间,家具的数量也因此增加起来。

③椅子的出现还影响了人们生活习俗的改变。椅子出现后,人们坐姿明显升高,自然而然出现了一些高足家具,高足的桌子也就应运而生,逐渐成为人们最主要的吃饭、看书的家具。这些高足家具的出现,还引起了杯盘、碗碟等生活用具的改变。到了宋代,很难再看到高足的餐具,碗、盘、杯等用具都变得玲珑精巧。这些变化直接影响到人们生活习俗的改变。比如,人们进餐方式的变化,以前人们围坐在一起进餐很困难,一般是分餐制。椅子和高足的桌子出现后,人们开始围坐在一张桌子旁吃饭,分餐制也随之变成了合餐制。

④椅子的出现更为重要的是强化了国人心中的皇权意识。椅子出现之前,人们在正式场合必须跽坐。皇帝和群臣议事,大臣向皇帝跪拜时,皇帝其实也基本是跪着的。这种坐姿的平等拉近了皇帝和臣子之间的关系,那时的君臣关系更像是事业上的合作伙伴,那时的“跪”没有低下的含义,而是一种恭敬虔诚的表现。椅子出现之后,“跪”的意义与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皇帝坐在椅子上居高临下,臣民们则跪拜在地上,这种礼节上的巨大不平等奴化了国人,使国人潜移默化地奴颜婢膝起来,进而更加强化了国人心中皇权至上的意识。

⑤可能有人奇怪,欧洲人也“跪”,为什么没有出现奴化的现象呢?因为欧洲人的礼仪中,“跪”是很少的,除了向上帝双膝跪下,对任何人都不用双膝跪下,就算见了本国的君主,也只是单膝跪地而已。而在我国古代,“跪”是最常用的礼仪,不光用于君臣之间,还广泛用于下级与上级之间、百姓与官员之间。可见,“跪”在我国古代是更具不平等性的,尤其在椅子出现后,这种不平等性就逐渐显现出来,强化了国人的奴化心理。

⑥总之,从我国历史的发展来看,无论是像椅子这样不起眼的简单发明,还是像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样的大发明,都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影响了我们的文化。其实,发明原本就是一种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身边的发明越来越多,它们也在无形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影响着我们的文化,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有删改)

1.通观全文,作者认为椅子的出现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分条作答。(3分)

2.第④段主要采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请简要分析它在文中的作用。(2分)

3.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其分写的部分能否调换顺序?请结合原文分析作答。(3分)

4.作者认为“发明原本就是一种影响”,请你就此联系现实生活举例加以说明。(4分)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士不可以不弘毅,         。(《论语·泰伯》)

2.        ,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3.水是眼波横,         。(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4.请在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赵师秀的《约客》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